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西盆地位于中国东北前中生代佳木斯南缘部位,展布于黑龙江敦密断裂北部,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封闭于晚白垩世早期,期间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是黑龙江重要的中生代含煤断陷盆地之一。本文在收集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及各种分析测试手段,对鸡西盆地油气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油气藏成藏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首先对鸡西盆地油气基础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研究显示鸡西盆地主要发育两套良好的烃源岩-城子河组、穆棱组。有机质丰度显示城子河组暗色泥岩为好-中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Ⅲ型,有机质大部分处于成熟阶段,部分处于高成熟;穆棱组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显示为好-中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Ⅲ型为主,部分为Ⅱ型,有机质处于成熟-低成熟阶段,二者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储层主要为城子河组、穆棱组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其次为水下扇砂体;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粗粒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成熟度都较低;砂岩储层发育粒间孔和微孔隙等原生空隙以及溶蚀孔和裂缝等次生孔隙;城子河组、穆棱组砂岩储层的成岩阶段为中成岩阶段A期;城子河组储层属于低孔、低渗-超低渗储层,穆棱组储层属于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其中穆棱组储层储集性能优于城子河组储层;盖层类型主要为泥岩盖层,其次为凝灰岩盖层。泥岩盖层厚度较大,分布范围广,孔隙细小,排替压力高,物性封闭能力强。生储盖组合类型主要为自生自储型、上生下储型、下生上储型。其次,对鸡西盆地的油气藏类型、油气分布规律及油气富集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鸡西盆地梨树坳陷油气藏类型主要以断背斜、断块油气藏、透镜状-舌状岩性油气藏、断层遮挡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油气富集主要受构造活动、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生储盖组合、油气输导体系等因素的影响。运用盆地模拟技术,选取鸡参1井为研究目标,对其埋藏史、热史、成熟度史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鸡参1井穆棱组地层剥蚀厚度达1700m;城子河组沉积期古地温梯度较大,经历短暂的升温之后逐渐降温,古地温梯度减小;城子河组125Ma开始生油,120Ma开始生气,穆棱组120Ma开始生油,整体上城子河组、穆棱组在120Ma全部已进入生油期。在此基础上,结合流体包裹体研究,划分出城子河组、穆棱组储层中油气充注时间及幕次:第一幕次在82-76Ma之间,第二幕次约在68-64Ma之间,第三幕次在46-39Ma之间。最后,对梨树镇坳陷油气成藏模式进行总结。梨树镇坳陷发育城子河组、穆棱组两套烃源岩,同时发育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水下扇等砂岩储层。由于研究区内经历多期构造活动,发育一系列断层、褶皱等构造形态,一方面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及驱动力,另一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良好的配置关系,为油气的储集和保存提供条件。油气生成之后经砂体、断层等疏导体系进入储层中,在圈闭中聚集,形成不同类型的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