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包裹性胸腔积液中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腺苷脱氨(Adenosine deaminase,ADA)、及D-二聚体(D-dimer)对包裹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及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在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方法: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及试验方法:收集我院病例选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110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77例,肺炎旁胸腔积液21例(其中脓胸2例),恶性胸腔积液12例。患者入院后穿刺采集标本于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进行分析。分别检测CRP、ADA、D-二聚体并进行比较。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及试验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77例经诊断为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病人,随机分成3组。一组为尿激酶组,共28例病人,第二组为低分子肝素组,共29例病人,第三组为对照组,共20例病人。所有初治病人均进行规范的2SHRZ/4HR四联抗痨治疗,所有病人均进行3-5天的抗生素治疗。在胸部超声的引导下选择包裹性积液的低位,行中心静脉管胸腔内置入闭式引流术,尿激酶组于每晚21点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0ml+尿激酶10万单位/日,低分子肝素组则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0ml+低分子肝素4100单位/日,对照组则注入生理盐水50ml。分别观察各组胸腔积液的吸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和D-二聚体的变化、胸膜肥厚度和胸膜粘连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
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
第一部分
三组进行胸水CRP、ADA、D-二聚体水平比较,结核组胸水ADA、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恶性组和肺炎旁组,差异显著(P<0.01);肺炎旁组胸水CRP水平明显高于结核组和恶性液组,差异显著(P<0.01);联合检测ADA和D-二聚体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为94.8%(73/77),特异度为81.8%(27/33),一致性为90.9%(100/110)。
第二部分
尿激酶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和D-二聚体的变化、胸膜肥厚度和胸膜粘连情况和肺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分子肝素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和D-二聚体的变化、胸膜肥厚度和胸膜粘连情况和肺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第一部分
本文设计了由联合检测CRP、ADA、D-二聚体这个生化组合来鉴别胸腔积液的性质。CRP是早期炎症和感染的敏感指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急性期时相反应蛋白。本研究表明细菌组CRP较结核组及癌症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A作为一种核酸代谢酶,在核酸代谢中可催化腺苷转化为肌苷和氨,ADA在淋巴细胞中的含量最多,故ADA值升高基本可认为是结核菌感染的金标准。结核性与癌性,肺炎旁性胸腔积液的测定值差异大且不重叠,所以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结核性胸膜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血浆D-二聚体是水解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继发性纤溶所产生的代谢物,D-二聚体反映总的纤维蛋白降解。本研究结果显示D-二聚体结核组较肺炎旁组和恶性组高,有明显差异。本文测定结果显示结核组ADA含量及D-二聚体较肺炎旁组和恶性组高,有明显差异。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诊断的阳性率。
第二部分
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或低分子肝素均可降低壁层胸膜增厚和胸膜粘连的程度和发生率,低分子肝素在预防、治疗胸膜粘连和增厚与尿激酶相比具有相同的效果和安全性。但是低分子肝素,临床使用具有疗效高、安全等优点,推荐胸腔内注入低分子肝素可作为预防和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粘连和增厚的一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