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比较优势结构进行的分工和贸易是国家社会福利的主要源泉。服装产业是我国的主要民生产业和最具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改革开放后,我国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价廉物美的服装迅速征服了世界市场,出口服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顺差稳步增加。但是,我国服装企业主要依靠初级劳动力要素参与国际竞争,产品附加值低,国际分工地位不强,出现了应得和实际获得的比较利益背离的严峻格局。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我国服装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出口市场的竞争加剧,涉及出口服装的反倾销指控不断,服装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正经历着空前危机。产业国际市场势力是一国企业通过对产品价格和利润分配的影响和控制所体现的某种支配力量,市场势力强的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因此,从市场势力角度剖析制约我国服装产业发展和比较利益增进的瓶颈,寻找突破的对策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服装产业以加工贸易为先导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市场势力较低且有下降趋势。由于缺乏国际市场势力,我国服装企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环节,国际分工地位弱,产业国际竞争力恶化,贸易利益扭曲,而对初级要素的依赖则是该产业国际市场势力不足的关键。我国服装产业若能构建、强化市场势力,则可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约束,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增进服装贸易的比较利益。
构成全球价值链的各要素中,研发(含设计)、渠道(含品牌)等构成了广义的高级要素,它们在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这些要素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势力,在分工利润的分配上占有优势。面对我国服装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微笑曲线”中段低位和比较利益扭曲的不利现状,当务之急是培育和获取技术(设计)、渠道(品牌)等高级要素,实现基于价值链的服装产业升级和市场势力构建,以此促进服装产业的发展和比较利益的增进。
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应高度重视上游的设计。相对于技术研究,设计所涉及的沉默成本较少,前置知识“门槛”较低,是更符合我国服装产业人力资源禀赋和产品结构特点的特殊的“研发”。设计是影响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和效用满足的重要因素,强化设计环节不仅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还可形成差异化优势。由此,“以强化和提升设计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价值链升级”可成为构建服装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构建服装产业的市场势力,仅靠上游设计能力的提高还不够,还需要借助下游的渠道控制。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对服装设计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渠道控制对市场需求的掌握和反馈可及时修正研发设计的参数,降低上游研发设计的市场风险。品牌包含了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售后服务水平等信息,是消费者对购买该产品可获得较好效用的良性预期在时间上的积累,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支付意愿较高。加入品牌的渠道控制可以形成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强化渠道控制。再者,品牌作为一种知识产权,从规制层面保障和促进了上游的研发设计。自主品牌尤其是知名品牌的缺乏一直是制约我国服装贸易发展的软肋,“加入品牌的渠道控制”可成为构建服装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的又一重要途径。
研发设计和渠道控制能力可构成服装企业的核心能力。研发设计能力提升所引致的服装功能和款式的更新和多样化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服装产品的需求,扩大产品销量;渠道控制可以增强研发设计的有效性,扩大产品销量。销量的扩大有助于分摊研发设计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向价值链上游设计和下游渠道环节攀升构成了市场势力构建的两个维度。上游没计对市场需求的满足有助于下游渠道控制的实现,下游渠道控制对需求的实时反馈和销量扩大可以增强上游设计投入的能力和效率,这一螺旋式上升的良性互动机制更能保障市场势力的形成,因此是构建市场势力的更有效形式。
获取和强化设计、渠道(含品牌)等高级要素是我国服装产业国际市场势力构建的两个支柱,这不仅是打破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瓶颈,提升服装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增进服装贸易比较利益的明智选择,它对于国内其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具有普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