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身份是西方政治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极具复杂性和争议性。自古希腊开始就逐渐形成了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两大理论传统,但直到1949年,T.H.马歇尔在《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中对“公民身份”概念进行了明确晃定和系统概括,才奠定了现代公民身份的经典形态。之后,西方公民身份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后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推进以及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出现,公民身份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等各种思想流派围绕公民身份的概念涵义、公民主体以及公民身份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单一性与多重性、民族性与全球性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另外,还有各种新的公民身份概念也纷纷出现。如生态公民身份、移民公民身份、原住民公民身份、性公民身份、文化公民身份等。其中,女性主义公民身份也成为引入注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研究的兴起,一方面与当时政治思想中公民身份研究的热潮和对公民身份的重新理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女性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和女性主义运动的要求有关。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实质就是从性别视角广泛介入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论争,揭示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理论局限和性别缺失,并尝试改造或重构传统公民身份理论,以解决女性在公民身份理论和实践中的受排斥地位。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公民身份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视角,也是女性主义探讨性别政治和女性政治地位的重要主题。本论文拟对女性主义公民身份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梳理女性主义对西方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性别化批判,分析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模式,总结和提炼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诉求和政策构想,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中对其价值和不足作出合理的评价。
  本文首先通过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议民主等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批判说明女性主义公民身份建构的理论语境和背景,阐明各种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基本逻辑以及女性主义批判的理论基点和理论逻辑。女性主义的批判表明,各种公民身份理论虽然对公民主体有不同的预设,但都是抽象化的、男性化的;虽然对公、私领域有着不同的划分和评价,但都存在家庭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离和对立;虽然对公民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理解,但都不同程度存在对公民的同质化理解,存在对女性和弱势群体的排斥和压制。女性主义的性别化批判揭开了主流公民身份理论虚假普遍主义的面纱和男性化本质,对蕴含在公民身份理论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男性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形成重要挑战。女性主义认为,公民身份对女性的排斥与公民身份性别化的理论建构密切相关。但是,囿于单纯的性别视角和抽象的理论批判的视野,女性主义的批判没能从政治、道德以及文化层面上升到经济学层面,从而忽视和遮蔽了资产阶级公民身份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实质以及女性不平等公民地位的深刻的经济根源。
  其次,本文对各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模式和主要代表进行梳理。女性主义要求克服公民身份理论中的性别盲点和理论局限,构建一种对女性更加友好的、更加包容、多元的公民身份模式。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目标方法,在批评和借鉴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议民主等公民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女性主义对新的公民身份模式进行了各种理想设计。从目标取向来看,大体呈现出性别中立、性别差异、性别多元三种基本形态。从理论渊源来看,则呈现出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激进民主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多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理论流派。从典型代表来看,则有苏珊·莫勒·奥肯的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模式,玛丽·迪策、瑞恩·沃特等人的共和主义模式,琼·埃尔希坦等人提出的母性主义公民身份、尚塔尔·墨菲的“性别多元”的激进民主模式、艾利斯·马瑞恩·扬的“群体差异”模式等。这些理论设计对于克服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性别局限,在多元变动的社会背景下真正包容女性的多元差异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总体来看,她们的模式选择没有超越抽象人性论的束缚,仍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单一片面的理解;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只要求对现有社会的制度安排、文化观念等进行一些渐进的改革;割裂了女性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关系,难以成为广大被压迫女性团结的理论基础。
  再次,在梳理女性主义各种公民身份模式以及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综合不同模式在有关公民身份一些核心问题上的对话和论争,揭示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困境和基本理论诉求。总起来看,在后现代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夹缝和碰撞中,如何摆脱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性别本质论的束缚,在平等和差异、普遍性和特殊性、关怀伦理和正义伦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等一系列二元关系之间寻求一种开放式的、动态的平衡,成为当代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理论诉求。女性主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突破了西方传统道德和政治哲学中的一些基本预设,对西方理论传统中抽象的理性主义、普遍主义以及二元逻辑形成重要挑战。但是,由于女性主义囿于理论哲学“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她们难以找到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真正根源和消除二者对立的现实途径。
  最后,承接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困境和诉求阐明其在公民政治实践中的政策构想和制度安排。女性主义在综合平等与差异、普遍性与特殊性、关怀与正义等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框架,以求从各个实践维度释放公民身份对女性包容的潜能。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构想不仅超越了传统的公私边界,使得公民身份开始与关怀、草根参与、身体、亲密关系、性等传统意义上的私人领域相联系,而且也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对全球公民身份进行了探讨。这些政策构想和制度安排扩展了公民身份的空间,拓展了原有公民身份权利和责任的范围,对于在现实社会中提升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政策只要求在现有自由主义民主体制下,主要依赖于政府行为进行渐进的零星的改革,因而它在社会变革及女性解放中的效力也较为有限。
  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女性解放的进程中,我们要吸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有益的理论成果。但同时,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我们对于女性解放问题的认识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宏观视野,不能脱离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土壤。
其他文献
生死问题一直都是儒家传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主题,死亡更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经历、面对的事情。现如今在面对未知的、不可测的生死鬼神之事时,我们仍然深深地受到自古流传下来的重生却不畏死的现实主义生死观的影响。到了集理学于大成的朱熹,他继承了传统儒家的生死智慧,并以理气二元的哲学体系为依托,对生死、鬼神、祭祀等关乎人生和终极的问题给出了极具理性精神的解答。本文要讨论的就是朱熹的死亡观是如何形成又是怎样发
学位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在文化、政治等领域影响深远的人物,他创办《新青年》杂志,领导新文化运动,宣传现代文明与文化,是引领近代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旗手,毛泽东评价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对儒家的纲常名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也因此被看作是激进反传统的代表,本文试图通过对陈独秀语境下的“传统”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指出其语境下“传统’的具体所指,“传统”有历史与实践双重内涵,陈独秀对传
学位
本文试图从“自然主义”哲学与伦理学的新角度诠释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代表的清代哲学家戴震的思想体系。通过对比朱熹与戴震的思想,可以发现戴震理论体系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本文系统考察了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期“自然主义”哲学与伦理学的代表性观点,进而总结出“自然主义”哲学与伦理学思想的核心特征。“自然主义”哲学版本各异,但皆倾向于用自然的观念理解和解释世界:本体论上,往往表现出唯物主义倾向(但不等同于唯物
学位
性关乎生,由生可探寻性之内涵。生具有天生和生长两种含义,性亦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性是天之所与,另一方面性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逐步体现,是生命发展之所向。相应地,性具有所与和生成的双重结构。根据对人性内容的不同理解,儒家所与和生成之论性结构展开为两种模式:由孟子开创的实现模式,以及由荀子确立的创造模式。具体的,孟子之实现模式以先天的道德情感为依据,认为顺此道德情感之发展则自然生成仁义礼智之德,道德的实
学位
先秦儒家哲学对于超越问题抱有一种知识论式的追问,具体思想涉及对外在神圣超越者“能否知”、“何以知”、“知多少”、“谁来知”等问题的讨论,这可以被归结为先秦儒家的“超越知识论”思想。孟子作为其中的典型,其哲学并不完全是先验的“内在超越”进路,而是始终存在着外在的神圣超越者——“天”。由此出发也可以发现,孟子哲学中实际上存在着丰富的“超越知识论”思想资源,其主要围绕“尽心”、“知性”、“知天”的过程展
学位
性情问题,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问题,历代思想家对性情问题也有所阐发。孟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将人性中善的一部分称之为性,认为每个人只要率性而为,由仁义行就可成圣成贤。但到了魏晋时期,人们不仅率仁义之性,同时也率食色之性,孟子性情论有其无法解决的困境。朱子是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朱子继承孟子的性情思想并有所阐发,朱子提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用气质来解释性情不善的问题,将形而上的天理看作是性
学位
康有为在其《孟子微》中引进西方的进化论,在西方模式的框架下,对中国传统儒学进行改造,以求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国人接受的路径来变法图强。他将中国儒家原有的“仁”、“性善”“平等”等传统命题、观念加以改造,并从已有的儒学观念找寻出适用于透方进化论传播的动力源泉,使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西方进步理念搭桥,为现代儒学转型的开辟出一条有效路径,对当代社会诸多问题的解决亦有参考价值。  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
学位
“生活”与“意欲”是梁漱溟文化观的基础概念。“生活”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本体生活;其次是由本体生活显现的现象生活。“意欲”作为总是向前要求其满足的能动性力量必然指向一个主体的诞生,其同样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作为本体生活显现为现象生活枢纽的“意欲”,这个层面的“意欲向前要求”在逻辑上先于现象生活并且成为现象生活能够出现的逻辑基础,其次是现象生活中的“意欲”,这种“意欲”在向前要求自己满足时面对着复杂的
学位
自由是哲学与宗教探讨的永恒主题。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中的自由是一种超越层面的自由,他们对理性主体的过分强调导致了现实主体的缺席,而这种理性主义自由一旦接触到现实个体的生存就会出现悖谬。对上述理性主体与理性自由观批判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主题。其中,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立足于现实个体对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审视与批判构成了青年黑格尔派反思理性主义自由观的两个向度:内心性向度与社会性向度。  无论是内心性的自由还是
学位
虽然阳明学和道统论分别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却较为薄弱。固然从整体来看阳明学的确少谈“道统”一词,但阳明学者的道统意识却又十分强烈,具有道统意蕴的论述也十分丰富。本文紧紧围绕本质性与历史性两个道统论的关键维度,通过对不同类型道统思想的细致分析,以期勾勒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整体面貌。  第一章总体讨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由来、表现形式和发展轨迹。朱子学以凸显精神文化意蕴的道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