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壳优化去除水中亚甲基蓝与刚果红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对人体及水生生物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染料污染物的去除已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如何利用农林废弃物核桃壳廉价有效地去除染料污染物仍欠缺研究。本研究使用核桃壳作为吸附剂,通过对核桃壳的表征及吸附实验,研究了原始与改性后核桃壳对两种有害且被广泛应用的染料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和阴离子型染料刚果红的吸附特征及机理,提出了优化去除阴、阳离子型染料污染物的方法,并验证了核桃壳的可重复利用性。主要结论如下:(1)扫描电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核桃壳表面含有大量微孔和丰富的含氧官能团,这些特征均有助于吸附的进行;Zeta电位测定结果表明,在pH值为2.0~12.0的条件下,核桃壳表面均带负电,这有利于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2)通过将羧基、氨基、羟基三种官能团改性的核桃壳与原始核桃壳的吸附等温数据进行对比,并分别用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确定了羧基、羟基有利于核桃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但会抑制其对刚果红的吸附,氨基是核桃壳吸附刚果红的主要官能团,静电引力是主要的吸附作用。(3)针对原始核桃壳,提出了两种去除染料污染物的优化方案:即吸附剂的优化和吸附质的优化。吸附剂的优化采用吸附了不同浓度亚甲基蓝的核桃壳吸附刚果红染料,吸附质的优化则在充分混合不同浓度的阴、阳离子型染料溶液、去除沉淀后再用核桃壳吸附该混合溶液。两种方案均明显改善了核桃壳对染料的去除效果,吸附后可使溶液中染料污染物的浓度低于检测限,提升去除率至100%。(4)解吸实验结果表明,核桃壳吸附的亚甲基蓝和刚果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解吸迟滞性,解吸滞后系数HI分别为0.40和0.03,这与吸附点位的多少和吸附强度有关。在被吸附染料的洗脱过程中发现,采用0.3 M HCl和0.2 M NaOH溶液分别洗脱亚甲基蓝和刚果红时效果最佳。核桃壳可反复3次被用于阴、阳离子型染料的有效去除,是一种廉价且高效的吸附剂。
其他文献
苹果根腐病又名圆斑根腐病,是衡水市分布较广、危害较重的一种烂根病,受害严重的果园病株率达50%以上。
17世纪到20世纪这段时期,西方社会发生诸多改变,扇子作为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的产物,正是这段时期社会风尚和精神面貌的写照。西方扇子的装饰风格、设计演变,深受不同阶段社会
<正>一、课题研究背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想要提高其艺术性及效果就必须切实关注这门艺术进行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及其有效性。换言之,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着课堂
会议
本报讯:记者赵庆国报道:备受争议的日本独资建设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日前开始复工,不久前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最终确定的功能设计方案,原先颇多争议的大厦
报纸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表明,重金属是土壤中的重点污染物,其处理修复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全国性难题。针对凹土在土壤重金属治理中的巨大潜力,本研究制备了凹土负载零
针对金刚线切割多晶硅制绒后硅片反射率偏高且切割纹难以去除等问题,采用酸性湿法刻蚀预处理再结合低成本的金属铜辅助化学刻蚀成功的实现了金刚线切割多晶硅片表面制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