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的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4444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无损直接检测、检测参数多样化和检测信息丰富等特征优势,已经成为医学、生命科学、工业和食品等众多领域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但是庞大的体积以及高昂的制造和维护成本,限制了核磁共振技术在便携式和即时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推广。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具有便携性和低成本性,以及在显微检测和即时检测方面的优势,已成为近期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本文在回顾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的技术需求和核磁共振原理,设计了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的总体结构,并分析了装置研究中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重点研究了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所涉及的微型永磁体磁路和微型螺线管核磁共振探头等重要功能模块;最后,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合商用核磁共振电子控制系统制作了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并开展了其性能测试与应用研究。论文研究取得了下列创新性成果:  (1)在分析微型永磁体磁路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基于永磁体磁路设计理论并将磁路折射定理引入到微型永磁体磁路的结构优化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单匀场环的微型永磁体磁路结构,并建立了其磁场强度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模型。对设计的微型永磁体磁路展开了对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相比无匀场环和双匀场环磁路结构,单匀场环磁路结构具有更好的磁学性能。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加工制造了微型永磁体磁路,并搭建了其性能测试平台开展实验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研究了微型永磁体磁路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一种线性数学关系模型。  (2)基于改进后的NSGAⅡ算法,对匀场板厚度Pw、永磁体高度H1、永磁体长度L、永磁体宽度Aw等影响微型永磁体磁路性能的关键几何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具有优越磁场均匀度性能的微型永磁体磁路并对其开展了实验测试研究。研究了微型永磁体磁路性能对设计参数的敏感性,从而获得了匀场板厚度Pw、永磁体高度H1、永磁体长度L、永磁体宽度Aw等影响磁路性能的关键几何参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构建了微型永磁体磁路性能优化目标函数,通过引入优化目标权重因子改进了传统的具有精英保留策略的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算法,并利用改进后的算法对微型永磁体磁路的关键几何参数进行了优化。对比改进前后的NSGAⅡ算法优化结果,改进后的磁路算法优先保留了磁场均匀度和磁路重量较小的解,与预期结果相吻合,同时其获得的Pareto解的优化结果也与对应的有限元计算结果非常接近,有效地证明了该算法的优化结果的准确性。基于优化后的参数,制作了微型永磁体磁路并对其开展了实验测试,实验测得工作区域磁感应强度处于0.66205~0.66235 T之间,磁场不均匀度约为450×10-6。优化后,微型永磁体磁路的整体尺寸为129.8×54.3×113.2 mm3,磁路工作间隙的尺寸为12×54.3×66.6 mm3。其中磁路的永磁体尺寸由优化前的80×25×60 mm3减少到优化后的55.3×20×66.6 mm3,体积减少了39%,而这样的永磁体尺寸也更易于加工制造。  (3)在研究螺线管微型线圈与微流通道一体化集成制备工艺基础上,研制了具有很高填充因子的高灵敏微流体核磁共振探头。具体的说,研究了螺线管微型线圈的设计与工艺制作,通过为线圈设计相应的调谐匹配电路,开展了微型螺线管核磁共振探头的设计与性能测试研究。在28.1 MHz共振频率条件下,计算得到制作的探头的品质因子Q为28.6,实验测得死时间为43μs,回波损耗为-49.6 dB。研究了螺线管微型线圈与微流通道一体化集成制备工艺,通过将绕制在毛细玻璃管上的微型螺线管线嵌入到PDMS微流通道中,从而制作成微流体螺线管线圈。最后,集成所设计的调谐匹配电路,制作了微流体核磁共振探头,该探头具有易于与微流控技术集成和填充因子很高的特点。  (4)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组合本文研制的微型永磁体磁路和微型螺线管核磁共振探头以及商业的核磁共振电子控制系统,开展了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的组装研究,并研究了装置控制参数的合理设置。利用调试成功后的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通过测量去离子水的FID信号,基于核磁共振法计算得到了微型永磁体磁路工作区域的磁场均匀度为14.7 ppm。最后,实验测量了浓度为40 mM CuSO4·5H2O、1M蔗糖水溶液、无水乙醇、去离子水等四种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并与商用的台式核磁共振检测装置(Bruker minispec mq60)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有效的用于微样本的核磁共振检测,同时测量得到的信号也具有较高的信噪比。  (5)开展了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在食用油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研究了微流体样品状态对核磁共振信号检测结果的影响,为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的应用研究提供指导依据。在分析食用油核磁共振检测机理的基础上,利用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研究了不同品质的食用油核磁共振横向弛豫信号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劣质食用油的单组份弛豫时间明显小于未经过煎炸处理的正品食用油。对核磁共振信号进行反拉普拉斯变换后进一步发现,劣质食用油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分布图谱也明显区别于正品食用油,正品食用油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分布图谱有两个峰,而劣质食用油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布图谱有三个峰。基于本文研制的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及其数据分析方法,来自于执法部门检查现场查获的疑似地沟油被确认为劣质食用油。研制的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同时能够有效地用于掺杂了地沟油的正品食用油的检测。因此,本文提出的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有望成为食用油检测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潜在工具。
其他文献
目的:ICU危重症患者通常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为了可以更好促进ICU危重症患者的恢复,开展肠内营养必不可少.文章的目的就研究了ICU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建立小鼠心肌损伤模型.按照体重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
结合某型挖掘机噪声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优化后消声器对样机有效而对同一批次的其它挖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发现由于发动机转速、功率、排量的差异以及管道工艺性的限制,各挖机间
大庆油田,作为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全世界范围内为数很少的特大油田之一,虽然自新中国以来达成了很多创举,为中国摘下了“贫油国”的帽子,但是近年来大庆油田也呈现出了许多
由单目多幅二维图像重构曲面的三维几何形状近年来一直是图像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在分析多种曲面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在不同照明情况下获得的多幅图像,以Lambertain、Ph
海底输油管道是海底石油开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海底环境复杂,输油管道破损时有发生,及时修复输油管道能够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国内对于输油管道的修复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价格监管及其理论基础rn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价格监管是使市场价格发挥合理配置资源作用的必要保障.所谓价格监管,是指在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上,由政府综合运用
期刊
近20年的发展表明,纯粹以机构组成的机械正在消亡,代之以机电一体化集成系统构成的新型机械正在兴起,因此,作为反映生产的机械科学必须进行更新,采用新的机电一体化集成理论代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