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蟾蜍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在我国分布广泛,属两栖类的优势种群,蟾酥和蟾衣可入药,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本论文应用酶组织化学技术、AB?PAS染色法对中华蟾蜍成体和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和黏液细胞类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皮肤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鉴别与定位,以期为中华蟾蜍的人工养殖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采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对中华蟾蜍成体消化道6种酶进行了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发现,酸性磷酸酶(ACP)主要分布于胃贲门中贲门腺部,十二指肠和回肠中酶反应呈弱阳性(P<0.05)。碱性磷酸酶(ALP)主要分布于食管、十二指肠至回肠的粘膜上皮,十二指肠酶活性最高。腺苷三磷酸酶(ATPase)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分布,胃中胃腺部和回肠黏膜上皮酶活性显著较高。非特异性酯酶(NSE)和过氧化物酶(POX)在整个消化道黏膜上皮和黏膜固有层均有分布,胃各部位酶活性显著较低。琥珀酸脱氢酶(SDH)除在食管和直肠酶活性显著较低外,其它部位均有大量分布,十二指肠和回肠酶活性显著较高(P<0.05)。通过对各部位酶的活性比较发现,各种酶的分布与其它动物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特点,并与消化道各部位的生理机能有密切联系。 通过AB-PAS染色法,对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消化道黏液细胞的类型及分布进行了研究。根据染色结果可将变态发育过程中黏液细胞分为4种类型。Ⅰ型黏液细胞从变态高峰期开始出现,除直肠外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分布;变态后期,食管和后肠细胞密度显著增加(P<0.05)。Ⅱ型黏液细胞从变态前期开始出现,仅分布于直肠;变态高峰期除胃外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分布,在直肠细胞密度显著增加(P<0.05);变态后期,仅分布于直肠,细胞密度继续增加(P<0.05)。Ⅲ型黏液细胞从变态前期开始出现,仅分布于直肠;变态高峰期,直肠细胞密度显著减少(P<0.05);变态后期,胃细胞密度显著增加,直肠继续显著减少(P<0.05)。Ⅳ型黏液细胞从变态前期开始出现,仅分布于直肠;变态高峰期,食管、前肠和中肠细胞密度最高(P<0.05);变态后期,食管、前肠和中肠细胞密度依然最高且无变化,而胃细胞密度比变态高峰期显著减少(P<0.05)。通过对变态发育过程中中华蟾蜍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分类和比较发现,黏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与各个时期不同部位所执行的生理功能有关。 酶组织化学研究显示,ACP在变态前期主要分布于肠道,食道中酶反应呈弱阳性;变态高峰期主要分布于胃和肠道,胃、前肠和直肠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变态后期主要分布于胃和直肠,酶活性继续显著增加,食道酶活性显著减少(P<0.05)。ALP在变态前期胃和直肠酶活性最高;变态高峰期胃酶活性显著减少,而直肠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在变态后期,胃酶活性相对于变态前期显著减少,而相对于变态高峰期显著增加,直肠继续显著减少(P<0.05)。NSE在变态前期胃酶活性最高;变态高峰期除胃外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变态后期,胃酶活性显著增加,其它部位除食道外均继续显著增加(P<0.05)。POX在变态前期主要分布于胃和直肠中;变态高峰期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变态后期,胃酶活性继续显著增加,直肠酶活性相对变态高峰期显著减少(P<0.05)。SDH从变态后期开始出现,胃和前肠酶活性最高,食道酶活性呈弱阳性(P<0.05)。中华蟾蜍变态发育过程中蝌蚪消化道黏膜酶的活性变化与蝌蚪的食性变化和消化器官的重塑是相适应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变态发育过程中蝌蚪皮肤4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在变态前期主要分布于背皮和腹皮表皮,变态高峰期和变态后期细胞密度显著减少(P<0.05);变态高峰期主要位于背皮颗粒腺和腹皮粘液腺,变态后期细胞密度显著减少(P<0.05),主要位于表皮内层和颗粒腺。胃泌素(GAS)阳性细胞变态后期才出现,主要分布于背皮和腹皮颗粒腺和黏液腺及腹皮内层。生长激素(SS)阳性细胞在变态前期主要位于背皮和腹皮表皮;变态高峰期主要分布在背皮颗粒腺和腹皮黏液腺,腹皮细胞密度显著减少(P<0.05);变态后期主要位于背皮颗粒腺和腹皮表皮内层,背皮颗粒腺细胞密度显著减少(P<0.05)。神经肽Y(NPY)阳性细胞在变态高峰期开始出现,仅在背皮表皮内层,变态后期细胞密度显著减少(P<0.05);变态后期腹皮颗粒腺中亦有较多分布。中华蟾蜍变态发育过程中皮肤生物活性物质阳性细胞的密度变化与皮肤的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动变化是相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