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各期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与血清炎症差异及风险因素的研究

来源 :天津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al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以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丧失为特征的衰老综合征,增加了老年人活动受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跌倒、骨折、残疾、独立性丧失和死亡风险。肌少症作为一种与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密切相关的疾病,应尽早加以预防以防止老年人出现功能障碍、失能和衰弱等不良后果。关于肌少症的最新研究中,“可能肌少症”替代了“肌少症前期”作为早期发现和预防肌少症的新概念,此概念的更新与老年人不良预后有关,且此次变化不仅关系到肌少症的发生发展机制问题,也直接关系到肌少症的预防策略制订,但新的可能肌少症概念用以预防肌少症发生并没有多少循证依据支持,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可能肌少症和肌少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已经更新,分析可能肌少症和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可进一步为防治肌少症提供依据。为此,本研究目的是(1)以社区老年人及青年人为受试对象,通过功能性体适能和血清炎症水平测量,分析可能肌少症和肌少症前期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及血清炎症水平的差异,比较不同定义的肌少症“早期”对老年人的危害,为“可能肌少症”定义的更新以及早期预防肌少症提供依据;观察可能肌少症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的性别差异,分析可能原因,为研究肌少症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干预方法提供实验依据。(2)研究社区老年人“可能肌少症”和“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为早期筛查、发现和防治肌少症提供有效策略。研究方法:以天津市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共募集和检测830例老年受试者,并同步采集14例健康青年受试者血液样本以便比较老年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老年受试者填写调查问卷、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身体形态和体成分测试,并采用老年功能性体适能测试方案(Senior Fitness Test,SFT)进行各项指标测试。按照欧洲肌少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的概念和亚洲肌少症工作组2019(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 2019,AWGS2019)的诊断标准分为非肌少症组、肌少症前期组、可能肌少症组和肌少症组,比较为非肌少症组、肌少症前期组和可能肌少症组功能性体适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运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可能肌少症和肌少症患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1、可能肌少症的患病率为11.11%(男性8.33%,女性12.47%),肌少症前期的患病率为6.45%(男性7.50%,女性5.93%),肌少症的患病率为10.28%(男性9.17%,女性10.84%),与AWGS2019发布的结果相似。可能肌少症与肌少症前期的老年男性和女性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2、男性可能肌少症组6min步行测试距离明显低于肌少症前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女性可能肌少症组30s屈臂测试、30s座椅起坐测试、TUG测试和6min步行测试成绩均显著差于肌少症前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双侧抓背测试、反应时测试结果均显著差于肌少症前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各组老年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IL-6水平显著低于肌少症前期(P<0.05),青年组CRP水平显著低于非肌少症组、肌少症前期组、可能肌少症组和肌少症组(P<0.01)。4、根据非肌少症组、可能肌少症组、肌少症组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将年龄、BMI、体脂百分比、糖尿病、关节炎、患病总数、简明精神状态测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总分、饮酒史、体力活动水平9个因素纳入危险因素分析。增龄和低体力活动水平是可能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年龄越高,患可能肌少症的风险越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OR=1.047,95%CI[1.005,1.090]),而BMI、体脂百分比、糖尿病、关节炎、患病总数、MMSE总分、饮酒史对可能肌少症无显著性影响(P>0.05);增龄、低BMI、高体脂百分比、MMSE总分较低和体力活动水平较低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年龄越高,患肌少症的风险越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OR=1.187,95%CI[1.124,1.253]);BMI越高,患肌少症的风险越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OR=0.424,95%CI[0.346,0.519]);体脂百分比越高,患肌少症的风险越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OR=1.225,95%CI[1.140,1.317]);MMSE总分越高,患肌少症的风险越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OR=0.865,95%CI[0.781,0.958);低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患肌少症的风险显著高于高体力活动水平的老年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OR=4.638,95%CI[1.683,12.782])。低体力活动水平和中等体力活动水平的老年人患可能肌少症的风险显著高于高体力活动水平的老年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低体力活动水平:OR=4.171,95%CI[1.790,9.720];中等体力活动水平:OR=2.634,95%CI[1.352,5.132]),而患病总数、饮酒史、糖尿病、关节炎对肌少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1、可能肌少症发病年龄段在68-70岁,提示70岁之前应积极进行早期干预,评估握力,预防身体功能降低。2、可能肌少症老年人四肢肌力、动态平衡及敏捷性和有氧耐力显著低于肌少症前期老年人,从功能性体适能视角证实可能肌少症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和生活独立性低,可能肌少症这一定义可能更具健康风险的提示意义。3、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为标志的低水平慢性炎症状态可能是衰老的表现,而非可能肌少症或肌少症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4、除了增龄因素外,低体力活动水平是老年人发生可能肌少症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脂肪增加、认知功能低下和低体力活动水平是促进老年人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因此提示,促进老年人积极参加体力活动、降低体脂含量和改善认知可能是早期预防可能肌少症和肌少症,减少其危害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近些年来,女大学生扁平足的高发应该引起社会重视。其中,柔韧性扁平足(Flexible Flatfoot,FFF)是功能性改变,其足弓具有可逆性,足弓高度随有无负重而发生变化。这一阶段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预防其进一步发展成结构性的僵硬性扁平足相当关键。柔韧性扁平足的内侧纵弓降低主要是由足部和下肢肌肉、肌腱力量较弱引起,因此,以加强肌肉功能为着眼点的运动干预方式可能是防治柔韧性扁平足的首选
和球运动是以唐代隔网蹴鞠为基础,借鉴现代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形成的一项现代民族体育运动,其思想根基是中华民族传统“和”文化。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体育强国战略的有序实施,和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得以迅速推广,迄今为止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系。在体育事业及传统文化被高度重视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让和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更好的推广,如何发挥和球运动的民族文化价值是和球运动当前发展亟待解决的问
背景与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的运动能力,还会对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但因其损伤机制及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目前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仍相当缺乏。在跳跃落地、侧切变向等高危动作中髋、膝关节屈曲角度减小,外翻角度增加等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常被用以评价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性。神经肌肉疲劳是体育运动中的常见现象。随着疲劳的进展,神经肌肉反应能力降低,肌肉力量
研究目的:扁平足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足部畸形,按照形成特点可分为柔韧性扁平足和僵硬性扁平足两类。僵硬性扁平足是伴有足骨畸形的结构性改变,无论负重还是非负重都有足弓塌陷或消失;而与之相对的柔韧性扁平足是一种功能性改变,在非负重位或踮足站立时能够恢复足弓。足弓这一可逆性特点可能会使其在运动过程中呈现出与僵硬性扁平足不同的缓冲调节模式,从而引起的损伤风险也可能存在差异,但目前针对两类扁平足的对比研究
中风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大约2/3的脑卒中患者有肢体功能障碍,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并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重大经济和心理压力。中风后,患者表现出痉挛、虚弱和行走障碍等症状。脑卒中患者出现肌肉无力、肌肉活动障碍和肌肉间协调异常,是导致运动不对称和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下肢力量和运动协调能力的丧失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导致长期残疾的障碍。各种功能障碍引起的足下垂对患者的
背景:支具是治疗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主要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脊柱侧凸的进展,但支具期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脊柱侧凸特定运动疗法(PSSE)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疗效。国际脊柱侧凸康复治疗协会(SOSORT)建议将PSSE和支具结合使用以提高矫正的疗效,减少支具的并发症,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支具联合BSPTS疗法对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
研究目的:步行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平衡是步行的基础,平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平衡离不开躯干和四肢的协调性运动,核心稳定性训练增强核心区域的稳定,从而为躯干和四肢的运动提供稳定的基础。核心的好坏已被证实与膝关节损伤及运动的预防息息相关。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切除自身关节和组织,失去部分天然的优势,且选择手术的患者大部分是重度膝骨关节炎,术前术后肌力、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等均下降,从而影响平衡和步行,
研究背景与目的:脑卒中(stroke)具有高发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特点,发生后常导致运动、言语、认知等多方面功能障碍,其中,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主要的功能障碍之一,其发生率高达80%,常表现为学习、注意、记忆等功能减退,与患者功能预后较差密切相关,如未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干预,最终将进展为痴呆,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
研究目的:研究悬吊结合推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干预前后核心稳定肌表面肌电变化的特征,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提高核心稳定肌肌力和耐力以及抗疲劳能力。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悬吊结合推压组,共16人,进行悬吊训练和推压手法;对照组为悬吊训练组和推压组,每组16人。三组均治疗4周,每周5次,每天一次,三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均进
背景和目的: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ADIS)主要来源于两类人群:一类是在骨骼成熟后出现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成人,另一类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未治疗或未治愈迁延至成人。60%以上的ADIS会进展,尤其在是骨骼成熟后Cobb超过30°时。ADIS患者因骨骼发育成熟,侧凸畸形较僵硬,往往伴随疼痛等症状,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国际上,运动疗法(尤其是脊柱侧凸特定性运动疗法)成为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