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库是政府办理财政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支拨的专门机构。它反映了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是国家预算执行的一项基础工具。我国传统的国库管理制度落后,财政收支信息反馈迟滞,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宏观调控提供有效依据。财政资金运行缺乏事前监督和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督,其所进行的财政监督只能根据各部门提供的财务报告进行事后审查、监督,其结果是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同时也使财政资金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因此,必须加以改革。 国库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之一。国库作为我国中央银行长期以来具体履行经理国库职能的重要公共部门,在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特别是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地位。这客观上要求国库认真研究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社会在财政管理与各国央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理国库的经验,认清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与人行国库发展的关系,进而审视国库的业务管理制度状况,不断实现改革进取,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快的发展。 本文在综述、研究相关前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一系列改革实践,尤其是作为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核心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当前情况,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深入讨论在现阶段我国如何构建现代国库管理制度。首先对国库管理制度建立进行经济学理论上的分析,再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及现阶段国库管理制度的深入分析,按照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原则、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帕累托最优原则、发挥国库资金管理相关职能部门比较优势原则和坚持控制性与效率性优先兼顾的原则,提出了建立新型国库管理模式的框架设计,即构建科学合理、职责分工清晰明确的国库价值链职能体系,健全国库组织机构,完善法律体系和业务体系,强化监督控制,重组再造国库业务流程,建立高效的国库业务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