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当下,国有企业积极推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目标在于完善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通过改革激发国有资本的活力,提升国有企业效率和影响力,带动民营资本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法治及监管制度的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不合理的产权制度与法人结构是其根源,在此之下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政府放权意愿不高、民营资本进驻压力大等问题,对此,急需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形成合理的产权制度和法人结构,为国企混改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依据、健全的监管体系,保障国企混改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效。具体来讲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以及混合所有制等涉及到的专有名词明晰定义,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进行梳理,并由此总结出进行混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此次混改的范围和界限进行厘清。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当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对混改成败案例的分析对比,从混改较成功的企业身上寻找可以推广应用的具有共性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对部分混改未获成功国企所遭受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梳理陷入混改困境的原因,主要包括:产权制度不合理、法律制度不完善、法人结构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政企身份混同、股权与治理机制不匹配等方面。第三部分对化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困境进行路径研究。本部分将研究对策分为四个小部分,主要从法治完善的角度出发,明确改革范围、设计产权制度以及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以及法治人才培养、引进,最后对成功混改模型的建立进行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