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储备粮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资,储备粮的投放是政府调控粮食价格波动的重要政策措施。中国储备粮的投放是通过拍卖机制将轮换的储备粮投放到市场上,从而达到稳定粮食价格和缓解粮食市场供需矛盾的目的。现阶段中国粮食市场价格上涨态势显著,粮食价格波动频繁,数次波动幅度超过5%。而储备粮投放市场上实际投放量占计划投放量的比重小,月度、季度和年度的投放数量及投放频率存在差异。随着中国粮食市场的“三高”问题凸显,储备粮投放的约束增强,对市场的调控难度加大,研究储备粮投放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小麦和稻谷市场的储备粮投放,选取2007~2016年小麦和稻谷市场的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协整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BEKK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储备粮投放对粮食价格的影响。首先通过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分析和储备粮投放情况的阐述,反映中国储备粮投放的现状,凸显储备粮投放的实施效果对稳定整个粮食市场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储备粮投放对粮食市场价格的时效性和储备粮投放下不同环节的价格传递效应两方面衡量储备粮投放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评价其政策实施效果。然后,通过储备粮投放机制的有效性的实证检验,探讨影响储备粮投放实施效果的因素。实证的第一部分用协整分析、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讨论储备粮投放对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实证的第二部分用均值溢出效应模型(VAR模型)和波动溢出效应模型(BEKK模型)分析在储备粮投放下,不同环节的价格传递效应;实证的第三部分用VAR模型考察储备粮投放机制的有效性,即储备粮投放是否根据粮食价格波动而变动。研究结果显示,粮食投放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较弱。储备粮投放对市场的影响仅通过现货市场的投放数量进行的,具有滞后性的同时,贡献率较低,投放价格的信号作用较为微弱;在储备粮投放下,不同环节粮食价格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有限。通过储备粮投放机制有效性的分析,发现小麦市场价格波动指数滞后一期对小麦投放数量影响显著,而中国稻谷投放数量受稻谷市场价格波动指数的影响不显著,也就是现阶段储备粮投放机制对粮食市场价格波动不是很敏感,带有一定的滞后性,会对储备粮投放的实施效果造成影响。结合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储备粮投放机制;在储备粮投放中引入期货市场机制的建议优化储备粮的投放,加强政策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