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始终是扶贫开发的一个重大方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以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一直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扶贫开发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认真组织实施支持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一系列金融政策措施,增加信贷支持力度,确实改善金融服务,促进民族贫困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经济发展,是金融部门,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研究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对消除贫困的积极作用和相关政策,不仅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摆脱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也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金融、正规金融以及非正规金融对消除贫困的支持的研究,同时结合恩施土家族民族地区金融反贫困的相关问题的实证分析,并对我国民族地区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提出相关的建议,对我国民族地区利用金融的手段来消除和减缓贫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反贫困理念的演变与国际经验:包括贫困的概念以及对贫困的界定,反贫困的国际经验,并运用相关的理论分析了金融支持在反贫困中的意义和作用。第三章先介绍了我国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及贫困的特点,然后从财政金融、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反贫困的支持现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比较。第四章介绍了恩施州的贫困现状,利用调研取得的相关数据从多个角度对恩施州金融支持反贫困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分析了恩施州反贫困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从健全完善财政政策、加大扶贫扶持力度;改善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探索金融发展机制创新途径;建立促进民族金融发展的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可持续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等多方面提出了反贫困中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