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作业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一,对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的语文家庭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还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思教学活动得失,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随着学生学业“减负增效”行动的持续深入,学生的家庭作业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发挥家庭作业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发展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小学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为调查方法,选择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优化的建议。首先,根据调查需要,以多元智能理论、认知负荷理论、豪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此次调查的理论依据,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它们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意义。其次,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探索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应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通过借鉴他人研究并结合研究实际需要,分别从语文家庭作业功能、语文家庭作业设计、语文家庭作业实施和语文家庭作业效果四方面对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家长和语文教师的深度访谈,深入地了解当前B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还存在教师对家庭作业功能认知不足;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师对作业功能认知不足;教师对作业设计意识薄弱;学生对家庭作业的设计参与少;家庭作业内容缺乏层次性;作业评价的方式单一;学生对语文家庭作业兴趣不高;学生对家庭作业负担大。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教师缺乏相关的培训;学校作业管理的不足;教师日常工作量较大;高年级学生学习倦怠。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本文分别从学校和教师层面,针对语文家庭设计与实施的具体问题,提出七点具体的优化建议:更新教师作业观念,确保家庭作业质量;认真钻研统编教材,确保作业实施底线;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提升家庭作业效果;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家庭作业;注重家庭作业批改,促进批改主体多样化;关注家庭作业评价,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设计多样化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学校作业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