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行业由于关乎我国基础民生,一直是我国政府重点监督和管理的领域。该行业由于其重资产、建设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等特点,生产经营一直处于增长缓慢、受政策影响大、融资环境差等情况中。电力行业融资以往主要由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和发行股权等方式融资,然而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企业要求严格控制负债率,减少经营风险,同时伴随着各融资渠道的收紧,企业融资难度逐渐增大。为了获得充足的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电力行业企业开始尝试资产证券化融资。企业资产证券化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自美国起源以来,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我国虽然在九十年代中期曾短暂涉足过境外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但是直到2005才正式开始我国国内资产证券化的正式发展。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暂停阶段,直到2012年重新启动才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资产证券化这一新兴的融资方式由于其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灵活度高、能够改善企业资产流动性和现金流等优势,必然能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这种全新的金融融资模式也使得电力企业与资本市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促进电力行业与金融行业的结合,为解决电力行业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渠道,既能够解决电力行业这种重资产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又能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低成本的融资。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优势的研究,我国普遍看好资产证券化对企业财务效应的影响,然而对于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企业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却少有研究。因此,本文将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财务风险作为分析和研究的重点。*ST凯迪是电力行业企业中绿色生物质发电领域的龙头,生产经营模式也具有电力行业所特有的重资产低周转等特点。*ST凯迪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电力行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早期尝试,具有融资金额大,基础资产范围广等特点,对*ST凯迪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指导电力行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此外,由于*ST凯迪在实施资产证券化后的第三年既因资产证券化锁定资金导致债务违约等问题被ST处理,说明资产证券化虽然有其优势,但也因充分的分析和考虑其风险,时刻警惕金融产品带来的财务风险,需要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防范和规避可能的财务风险。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是对电力行业融资、财务风险和资产证券化相关研究文献的整理和理论分析。第三章是对资产证券化模式及相关制度背景的分析。第四章是以*ST凯迪电力上网收益权资产证券化为例,研究企业资产证券化对于电力行业企业的影响和带来的财务风险。第五章是总结资产证券化对电力企业的影响和带来的财务风险,并对参与电力行业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方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对*ST凯迪的案例研究,本文发现资产证券化固然有其优势,但是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也不容忽视。由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大力发展业务的同时,无论是发起人还是投资者,都应充分认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规范基础资产的定义、防范过度资产证券化并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监管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相应法规、增强政策的指导性和规范性,进一步加强对电力行业资产证券化的指导、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