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各学科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史学和文学从古至今就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人们的劳动生产生活属于史学范畴,古人们在劳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属于文学范畴。但追溯起根源,他们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由于史学与文学的紧密联系,而文学作品又是文学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将文学作品的应用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可以为历史课堂带来更多的活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下,教师应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文学作品的内容包罗万象,体裁种类繁多,仍有待教育工作者的开发和利用。同时,由于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被加入到教材中,为历史教学提供佐证。因此,将文学作品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是历史教科书多元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对初中历史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开篇从选题背景和国内外现状两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前人的经验和不足,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打下基础。文章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探究文学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文学和文学作品以及分析文学作品的四种体裁与历史教学的联系,充分认识文学作品的效用和背景,才能有效利用文学作品进行教学;第二部分讲述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原因和理论依据,主要从文史之间的联系,适应新课改以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等角度入手,以多元智能理论、反思性教学、文学反映论三个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进行论述;第三部分论述了历史课堂教学中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注意事项。第四部分结合实际案例,对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导入和突破重难点部分进行分析,同时配合课外活动进行分析。本文希望通过探索和分析中学历史教学中文学作品的运用,探讨文学作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将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注意事项纳入教学,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并且在课后运用文学作品,从阅读和课后作业的角度出发,将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与文学作品结合。通过各学科之间的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知识,掌握历史知识,使学生真正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