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的寻求与困惑——论厄普代克作品中的性爱主题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fa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之一。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他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当代美国社会和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他的语言风格准确、诚实而富有想象力。艺术、宗教和性爱是他小说中的三大命题。性爱作为厄普代克作品主题之一,不仅反映了作家对男性和女性在这个时代的命运的深思,更是反映了作家对信仰、伦理、道德和文化的态度。本文通过对厄普代克小说性爱主题的分析试图找寻蕴含在作品中的深层意义。作为一名男性作家,在他的小说中,厄普代克很多时候将焦点集中在男性视角,探讨了他们试图通过性爱找寻自由和自我、对抗死亡的经验。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一系列的纯女性视角的小说,在这些作品中,女性试图通过性爱来反抗和挑战男性的权威,她们希望获得和男性一样的平等权利。厄普代克早期曾受到卡尔·巴特的神学思想的影响,这种强烈的宗教意识也影响了他的创作活动,在作品中通过不同角色的行为,试图证明灵与肉、宗教与性爱可以合而为一。因此在他笔下欲望的乌托邦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传统的宗教救赎,性爱成为获得自由的方式,甚至几乎成为人的唯一选择。本论文分析了造成这种转变来自美国文化自身的矛盾原因。但厄普代克也清醒的认识到,那是一二种难以实现的理想状态,因此常常陷入困惑。本文就此角度比较了厄普代克和同样写性爱的劳伦斯的异同,同时也试图寻找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对劳伦斯来说,性爱是肯定的救赎之路,而对厄普代克来说性爱是一条充满矛盾的迷惘之路。通过对其性爱主题的分析,我们能看到厄普代克对人类命运深深的忧虑。
其他文献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俗谚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婚俗作为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既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又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制约,古代六礼(纳采、问名、
本文以戴维·洛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两部天主教小说《天堂消息》和《治疗》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从小说文本隐含的象征性宗教仪式着手,尝试从这些象征性仪式的效果与其原本
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和凌濛初著述的“二拍”以其贴近现实的题材内容与生动活泼的艺术手法深刻反映出宋元明时代的世俗社会,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民情风俗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语音识别是当今语音研究的热点,它是涉及语音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信号处理、生理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英语的语音识别
无论是中国古典审美的角度还是现代审美的眼光,意境与禅境始终是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者植根于传统中华文化的土壤,以道家作为思想根基,在多如繁星的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