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看来,当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培育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当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有利于当代青年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当代青年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就等于掌握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武器,这对于当代青年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当代青年的素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素养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因此,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的素养培育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关系到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课题。当今世界正处在激烈的变革之中,我们面对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经济发展动态、科技发展形式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就对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培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不同的时代条件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素养以不同的时代内涵,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分析研究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问题。从内容划分,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的指导思想,要成为合格的当代青年,必须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二是优秀传统文化素养。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对解决许多重大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当代青年不能缺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三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素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方法指南。因此,当代青年必须具备这一精神素养。四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以及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政治素养。坚持“四个自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表现,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动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聚青春力量和培育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是否坚持“四个自信”和树立“四个意识”是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必备的重要内容。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前任务和具体目标,也应该是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工作目标。就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培育来说,制约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因素。这一方面的主要影响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海量信息传播的自由化的影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蔓延的影响,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二是教育因素。这一方面的具体影响因素有:教育方式上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影响;教育手段单一、实效性不强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充分满足需要的影响;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青年群体不能得到有效覆盖等。三是社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负面影响;三是流行的非主流文化的消极影响。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有着内在机理,这是做好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理论基础。这一机理主要有以下主要内容:一是由自发转变为自觉的需要是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基础;二是心理的内化与整合是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关键;三是环境的影响与塑造是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重要条件;四是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效果要由实践加以检验和确认。政府、社会和学校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对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的提升方面都应该承担组织、管理的引导作用,应该在明确职能的基础上,合理分工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政府部门要在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提升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的组织制度和管理机制。社会要营造出适合大多数当代青年心灵健康生长的马克思主义素养的文化大环境,培育当代青年内化马克思主义为其内心信仰和价值规范,引导当代青年自觉抵制、消解西方逐渐传入中国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避免被其迷惑,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素养,坚定当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部门要培养、引导当代青年坚定民族、国家的时代信仰,采取多种措施培育当代青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当代青年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引导当代青年“知行合一”,提升践行马克思主义素养的能力。具体来说,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制度路径。这一方面的重点工作主要是:首先要完善制度,强化相关方面的领导责任,有相关制度能够得到切实执行;其次要建立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长效教育机制。二是要健全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社会路径。做好这一工作需要加强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加强意识形态宣传,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思想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其次,加强改进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和科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再次,积极利用新媒体,拓展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三是丰富完善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教育路径。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做好制度设计,充分发挥青马工程的作用;第二,继续研究探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方式方法,使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更科学、更有效;第三,多部门、多领域通力合作,积极引导当代青年积极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树立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领域中的主要地位;第四,积极探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教育途径,提高当代青年的传统美德修养;第五,加强提高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青年的核心价值观;第六,扩展丰富实践教育方式,增强当代青年知行合一的能力和意愿。四是借鉴国外对青年进行培育的先进经验。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培育青年的理论和实践方式,值得我们在培育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的过程中进行借鉴。由于各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同,许多国家学者并未开展针对青年群体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研究。当今世界,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十分重视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方国家关于公民教育的教育理念、体制设计、学科设置、国民认同培育和构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以及我国“五四运动”以来对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实践都可以为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研究提供借鉴。简言之,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涉及问题多,涉及领域广,需要进行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既需要加强基础领域的科学研究,也需要完善相关领域的组织领导,才能将这一问题做好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