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愈来愈高,各类超宽桥梁的建设也越来越多,钢-混凝土组合梁凭借其优越的受力性能在超宽桥梁的应用中频繁出现。为解决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梁桥面板易开裂的问题,提出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代替部分普通混凝土(NC)的UHPC-NC组合桥面板结构。本文以一座宽61.7m的三塔自锚式组合加劲梁悬索桥为实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别建立全桥整体模型和不同区域的局部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愈来愈高,各类超宽桥梁的建设也越来越多,钢-混凝土组合梁凭借其优越的受力性能在超宽桥梁的应用中频繁出现。为解决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梁桥面板易开裂的问题,提出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代替部分普通混凝土(NC)的UHPC-NC组合桥面板结构。本文以一座宽61.7m的三塔自锚式组合加劲梁悬索桥为实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别建立全桥整体模型和不同区域的局部精细化模型,研究超宽桥梁UHPC-NC组合桥面板的力学性能,并针对桥面板中UHPC和NC的合理厚度组合进行探讨,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超宽复杂结构组合桥梁的分析方法对比:分别采用传统应力叠加法、整体精细化有限元法和局部精细化有限元法对超宽桥梁展开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传统应力叠加法与局部精细化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先整体后局部的分析方法,可保证计算精度和效率。
(2)超宽桥梁组合桥面板力学性能分析:通过全桥整体模型的静力分析,确定主跨跨中、主跨L/4和中塔位置处的组合桥面板为纵向受力不利位置;分区域建立组合桥面板局部精细化模型,进行汽车荷载、温度荷载效应分析,得到了超宽桥梁组合桥面板各细部构造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揭示了桥面板应力在横桥向由中心线向翼缘逐渐减小、沿板厚方向由上缘至下缘逐渐减小的主要分布规律。
(3)超宽桥梁组合桥面板合理构造研究:依据分区域和分层细化桥面板的计算结果,对不同区域桥面板的UHPC-NC厚度组合和加劲梁的刚度展开参数分析研究其对组合桥面板的受力影响大小,根据参数分析结果提出不同使用条件下的UHPC-NC组合方案,并进行方案的经济性对比;结果表明UHPC-NC组合桥面板结构的使用不仅可减小桥面板的拉应力和钢结构应力,降低混凝土开裂和钢材疲劳病害的风险,在全寿命周期成本方面也更具优势。
其他文献
近年来,BIM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建筑领域的各个专业之中,然而不同专业的应用软件对信息的表达和数据的存储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极大阻碍了建筑信息的跨专业流通。而在建筑领域众多专业中,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之间的信息共享与转换最为重要且迫切。开放的、标准化的数据模型——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建筑行业内的信息互用难题。不同的BIM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是影响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监测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而传统的收缩和徐变监测方法存在设备昂贵、操作复杂以及受限于构件尺寸等局限之处;压电陶瓷传感器具有制作方便、造价低廉以及传感精度高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中;针对传统监测方法不足之处,本文开展了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监测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基于混凝土收缩试验以及压电监测探究
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其和易性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研究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可以更加深刻地揭示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电阻率法在研究水泥浆体各项性能中表现出了强大的适应性。本文对各种水泥基材料的电阻率发展,抗压强度,凝结时间,扩展度和流变参数等进行了测试。通过试验和数据处理实现了电阻率与流变性能的联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于不同水灰比的水泥浆体,水灰比越低,24h后电阻率越高,28d抗
磁流变阻尼器(MRD)具有阻尼力大小可调整且能耗低等优点,在智能结构振动控制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MRD材料的磁滞特性导致产生的控制力出现时滞,使得智能控制系统的性能下降。研究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时滞效应的方法,对提高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力跟踪算法,并对其力跟踪效果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 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前馈-反馈的力跟踪控制算法。前馈部分根据半主动控
近年来,城市建筑密度不断加大、建筑形式各异、空间布局多变,对城市风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城市作为人口活动最密集的地区,其通风、人体舒适度、城市风能评估等一系列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准确、高效地模拟实际城市风场十分重要。目前,针对城市风场模拟的研究均未考虑大气分层作用,同时城市建筑建模效率过低,基于此,本文将对基于自动建模的城市风场模拟展开研究。 本文主要开展基于考虑大气分层的城市风环境仿真研究
相较于传统的抗震结构,基础隔震结构和消能减震结构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建筑安全性与舒适性的要求。引入隔震体系后,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反应能大大地降低,但是与之相应的是隔震层的水平位移也不容忽视。由于橡胶隔震支座的极限变形能力有限,如果支座破坏将导致上部结构的严重破坏,所以隔震层是整个基础隔震结构的薄弱环节,控制隔震层的位移反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在隔震层附加一定数量的消能减震
随着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实施,新版区划图明确提出了“四级地震作用”的概念,即在原来小震、中震、大震的基础上新增了极罕遇地震作用,从而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预应力混凝土(PC)框架结构被我国广泛应用于重大工程之中,但对于PC框架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仍较少。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现规范设计的抗震等级分别为一、二、三级的PC框架在极罕
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超高层建筑的需求也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在结构体系方面,带转换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对超高层结构施工过程的关注相对较少,而在结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由竖向荷载以及收缩徐变效应导致竖向构件的竖向变形以及墙柱之间的竖向变形差异对结构安全性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以一带斜柱转换层的框-筒结构作为工程实例对结构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并且研究结构竖向构件内
建筑结构在进行抗震设计分析时,往往假定结构基础与地基在地震过程中同步运动,不考虑基础与周边土体的相互作用。这种假定下在很多情况都无法准确预测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因此,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抗震设计分析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然而,以往关于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地震波通常假定为垂直入射。这种假定对于深源地震有一定适用性,对于浅源地震来说可能会带来误差。基于此,研究地震波以空间任意角入射时
超高层建筑发展迅速,结构高度屡创新高,但由于其施工周期长达几年、施工过程复杂多变以及设计阶段难以考虑的因素繁多,结构和材料的时变性比普通结构更为突出,一旦出现事故,带来的后果也更严重。因此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变形发展规律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武汉一栋在建超高层建筑——长江航运中心(336 m),开展了施工阶段结构的健康监测、混凝土时变性能试验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的研究。 本项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