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背景下,学生身份议题受到了学者们愈来愈多的关注。如何使学生建构积极正面的身份并认同自己的身份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国内外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学生身份的认同是学生对自己“现在是谁”以及“将会成为谁”的身份认知。学生身份的建构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及学习经验,选择并逐步实现“未来身份”的过程。在教育学界首次提倡关注学生身份这一议题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他在其儿童兴趣哲学中提出了“关系”、“生长”和“经验”三大核心观点。在“关系”维度上,兴趣作为“居间事物”能够建立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联系,建立学生现在身份和未来身份间的联系;在“生长”维度上,生长潜能促进学生兴趣的发生,使学生主动从“未成熟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促发学生身份的认同与建构;在“经验”维度上,学生兴趣的发生立足于经验的不断更新,并在“做中学”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学生身份。这一理论为学生身份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域。依据杜威儿童兴趣哲学的启示,在对于学生身份的考量中,发现:兴趣是学生身份认同的基础;学生身份认同受国家、学校与家庭三方面因素影响;在学生身份的最终实现上,即使有兴趣但同样需要努力。而建立兴趣与学生身份的关系、开发学生的生长潜能、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独特经验是学生身份建构的具体举措。最后,研究对湖北省黄石市S中学的八名初中生进行了个案调查。通过访谈了解在杜威儿童兴趣哲学理论视域下初中学生身份认同与建构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本研究的结论与思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本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相关概念的界定、文献综述、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杜威儿童兴趣哲学作为研究视角的适切性。第二部分:作为方法论的杜威儿童兴趣哲学。本部分主要是阐述杜威儿童兴趣哲学的三个主要层面:“关系”、“生长”和“经验”。第三部分:儿童兴趣哲学视域下学生身份的认同。本部分在儿童兴趣哲学的视角下,对学生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国家、学校、家庭)两个部分进行阐述,并分析在这两个部分中如何让兴趣促进学生的身份认同。第四部分:儿童兴趣哲学视域下学生身份的建构。本部分在儿童兴趣哲学视域下,分别从关系,生长和经验三个层面详细探讨学生身份的建构问题,主要涉及学生的需要、原有经验、学习环境、生长潜能等要素,以及影响学生身份建构的主客观因素。第五部分:儿童兴趣哲学视域下学生身份的个案研究。本部分介绍了个案研究的背景与现实意义,立足于杜威儿童兴趣哲学的视域,分别从关系,生长和经验等三个层面考察该校初中学生身份的认同与建构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访谈收集到的调查资料分析总结,为进一步充实学生身份领域的研究提供实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