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对1998—2004年印度人民党在印度执政期间推行“印度教特性”政纲,深化印度社会“去世俗化”倾向的分析入手,在阅读大量典籍和广泛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度社会“去世俗化”倾向出现的社会背景和主要推动力量。文章还试图超越印度教民族主义是否基于宗教原教旨主义或宗派主义的讨论,更多关注具有浓厚宗教民族主义色彩的印度人民党执政过程中如何以神圣价值、“来世”生活和崇高精神力量等取向,推动“去世俗化”倾向的不断深入。同时探讨了印度社会“去世俗化”倾向的未来走向。
文章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印度社会危机和对世俗主义的质疑引发了印度宗教传统文化的复兴,同时界定了关键概念的内涵和文章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指出印度教民族主义借宗教传统复兴而蓬勃发展,并将传统宗教文化进行再升华,发展出“印度教特性”挑战世俗主义。第三、第四部分着重探讨印度人民党执政期间不断深化的“去世俗化”倾向,以及这种倾向对印度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五部分论述了印度人民党下台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印度社会“去世俗化”倾向的未来走向。
在此基础上,文章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印度人民党执政期间的政绩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传统宗教文化对印度社会现代化的积极意义和作用,然而世俗化进程依然是印度社会发展的主流,“印度教特性”还不足以发展成为成熟的“去世俗化”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