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补阳还五汤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探究其作用机制及安全性,评估其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中西联合用药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提供理论支撑及实践基础。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创伤骨科自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之间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并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术后对照组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其余治疗措施两组无差异,疗程均为7天。通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VAS评分、血细胞指标(HGB、PLT)、凝血指标(APTT、PT、D-二聚体)、炎症指标(CRP)、大腿周径差、DVT发生率、术后引流量等指标改变情况,评价两组治疗措施的疗效差异。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时计量资料比较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运用χ~2检验。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VAS评分术后4天与术后1天、术后7天与术后4天进行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天与术后7天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血细胞指标(HGB、PLT)术后1天与术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天与术后1天、术后7天与术后4天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天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凝血指标(APTT、PT、D-二聚体)术后1天与术前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天与术后1天、术后7天与术后4天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术后7天APTT、PT及术后4、7天D-二聚体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炎症指标(CRP水平)术后4天与术后1天、术后7天与术后4天进行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天、7天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大腿周径差术后1天与术前、术后4天与术后1天、术后7天与术后4进行组内对比,术后7天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6、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运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补阳还五汤不仅能明显延长术后PT、APTT,降低血浆D-二聚体,抑制血小板(PLT)大量增生,可有效改善术后血液高凝、高黏滞水平,减少DVT发生率。而且与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相比,联合运用补阳还五汤能明显促进血红蛋白(HGB)恢复,减少术后引流量,同时能显著减轻术后患肢疼痛、肿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研究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选择补阳还五汤,利用其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对DVT进行预防,亦体现出中医“未病先防”的特点,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