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是寿险公司并重的两大主导业务,而投资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是整个寿险投资的核心问题。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具有成熟的经验,对我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在寿险投资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十分薄弱,尤其是后者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投资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研究如何更好地将其运用在我国寿险投资实践之中,对于促进我国寿险投资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寿险业具有储蓄功能使得寿险投资成为可能。寿险投资是寿险业持续稳健经营的基本要求,是提升寿险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关键环节。而且,寿险投资能够促进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资本市场结构和功能的完善。寿险投资资金具有负债性、稳定性、长期性、规模性的特点。寿险投资核心原则是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和安全性与收益性并重、兼顾流动性原则。    寿险投资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寿险投资的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波动造成投资收益变动的风险;市场风险是指保险人的财务状况由于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产生的风险,包括股价、利率或者汇率等金融变量由于变动而产生的风险;信用风险是由于证券发行人、债务人或交易对手以及中介人违约或信贷资质发生变更引致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保险人的流动资产不足以支付到期债务(如赔款支出和保单赎回)的风险。在具体的衡量和管理方法上,对于利率风险,一般主要运用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来度量和管理;对于市场风险,主要采用VAR、压力测试来衡量,运用市场风险限度框架、多样化投资方法来管理;对于信用风险,通常运用内外部评级、压力测试、风险整合等工具来度量,通过制定信用风险限度、日常复审以及信贷再评级来管理;对于流动性风险,主要运用现金流量模拟技术和流动比率方法来衡量,运用常规流动性管理和应急预案来管理。本文结合具体实例,重点阐述了国外寿险投资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流程,如:ERC度量、VAR和压力测试、风险限额、风险分层管理、过渡矩阵表与追款率等,并对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    在我国引进和应用国外寿险投资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必须立足于国情。总的来说,我国寿险投资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运用国外寿险投资风险度量和管理的先进技术还需要许多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问题,积极创造条件。在我国,人们对寿险投资风险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风险意识萌芽阶段、风险放任阶段、严格管控阶段、逐步趋向理性阶段。近年来,保险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寿险投资风险的管控,在寿险投资风险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注重增强风险意识、加大督查力度、推进专业化改革、拓宽投资渠道以及加强寿险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但还很少采用类似国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