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初探—以南昌新建区留守儿童研究为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tian2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差异拉大,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由于受到务工者自身经济条件限制等方面原因,孩子未能随其父母一同到城市生活和学习,致使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缺少一些必须的成长条件和不可或缺的关爱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已成为今后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的严重隐患。江西是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者数量巨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同样严峻。笔者以自己农村工作的体验,结合南昌新建区农村的实证调查研究,总结了江西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社会、政府、家庭及学校多角度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首先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深入调研地,认真探究江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其次对当前留守儿童在心理、生活、学业以及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并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其他文献
历史上,杭州就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化城市。在外国人眼中,杭州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紧密相关,他们的所见所闻大都没有形成颂词流传,但他们的所想所感应该可以视为对杭州的赞美和认同。  来杭州最早的外国人,据说是印度和尚慧理,时间在4世纪初的东晋。慧理到达的杭州当时尚是山中小县钱塘,但他的游历却是历史上中国文化第一次大南迁中有影响的事件之一。慧理阅读这里的山水是“仙灵所隐”,便建造了灵隐寺,为杭州的风景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考古专业博士的一位杭州姑娘,最近作为论文第一作者,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一项考古研究新成果,世界知名媒体争相报道。  这几天,通过越洋电话拨通王佳静的手机号,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她的家人告诉笔者,佳静在美国念书,最近放暑假了,不过她并没有回到杭州来,而是直接飞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处考古发掘现场,那里地处荒郊野岭,确实没有手机信号。  王佳静,1991年出生的杭
学位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关注的重要工作,建立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紧迫性、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状况对企业
穷游是生活,是学习,更能激励人勇敢前行。  去远方,向往诗意,感受善意  如今,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那就是穷游——“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看最好的风景”。  穷游正逐渐演变成一种颇为流行的旅行亚文化。在最具活力的网络互动平台——百度贴吧上就聚集了数以百万计的穷游吧友,他们每天分享交流着穷游的经历和感悟,诠释着在路上的精彩青春。  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大四学生“雅
如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重视讲述中国人的故事。其实百岁老人于友在漫长的新闻生涯中,不仅讲述中国人的故事,而且讲述了许多外国人热爱中国的故事——  2016年,新闻界前辈于友先生101虚岁。4月6日下午,北京蓝天白云。我叩开了于老的家门。“欢迎、欢迎!”于老笑容满面,精神矍铄,站在门口迎接我。  进门坐下,于老给我沏茶,我连连道谢。于老的女儿递给我一册《走过百年的老爸》。这是早两个月春节期间,于老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