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特别是最近五六年,移动互联网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机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微信,作为当下手机用户使用最广泛的社交软件,成为了新兴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与人际传播的重要平台。微信于2011年1月21日正式发布,发展至今,庞大的用户基数使其迅速成为一个以人际交往与人际传播为主的综合传播平台。微信通过朋友圈、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扫描二维码、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红包等一系列被开发出来的功能,再加上即时通讯、语音、视频等基本功能,形成一个强关系和弱关系相结合的传播模式。微信之影响已经超越了互联网虚拟世界,正通过各种方式改变着用户的线下生活,让其享受着人际交友、衣食住行、消费娱乐等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微信人际传播日益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传播现象。鉴于此,拙文首先立足于微信平台当前的发展状况,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切入,以“5W”模式为理论基础,对微信这一自媒体平台的人际传播要素进行阐述分析。其次,将微信人际传播与传统人际传播、微博人际传播进行比较。在与前者的比较中,突出了微信对传统人际传播情境的超越,其“拟现实”人际传播情境和网络语言符号的系统化,成为人际传播的优势,微信用户通过微信进行人际交往,不但能降低人际交往成本,还拓展了现实人际范围,重塑了人际传播关系;在与微博人际传播的比较中,从平台定位、传播模式、推送方式、反馈机制四方面,比较分析出微信是更为合适的人际传播平台,尤其适合于点对点的传播,而微博在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上占优势,更适合进行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微信虽然超越了传统的面对面人际传播,也比微博更适合人际传播,但是,在微信人际传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信息“把关人”缺席、“微信社交依赖症”、朋友圈“恶意营销”等导致人际沟通危机问题。只有加强信息监管、健全信息把关机制,提高用户在新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打击微信恶意营销、构建更加和谐的微信人际环境,才能更好地利用微信进行健康、有效的人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