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基于行为主体的大学校园空间组织及场所营造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中西方大学校园场所发展的回顾及大量校园案例的解读,强调了其与大学校园主体的行为及交通组织的重要性。深刻分析了校园的显性形态特征,如场所结构组织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及多层次公共空间模式、空间肌理的整合、空间营造手法的多样性及场所系统的组成等,并对场所的隐性形态展开论述,强调了大学校园场所精神的深层表达和理性地探索,以期为大学校园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第一章回顾了中西方大学校园发展和场所变迁的不同,着重阐述了两者不同的特征及许多共性特质,展现了不同的场所魅力。但随着各种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的加速,为我们今后处理同类校园设计问题提供了思维范式与设计指引。
第二章阐述了现代大学校园显性形态特征,如总体形态特征、空间组成要素、空间肌理及人性化道路网络等,有意义的场所须具有可辨析的空间结构,它带给人强烈的场所意象。优秀的校园空间设计总能表现出在环境中的适配性、创新性,和已有场地、道路、城市景观等人工因素取得自然呼应,并显出其特有的场所魅力。
第三章论述了大学校园典型场所系统的组成、内涵与特征及对校园意象系统的表达及场所性本质,对公共领域与场所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强调了场所空间多纬度的表现手法。文中分析了绿地开放空间、庭院、广场、水域等核心要素的场所性塑造。指出了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多元化与校园场所意义的关联性。
第四章阐述了主体行为模式的组织对场所感增强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充分满足校园主体的需求,在场所与人的行为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时,才能形成宜居的校园场所。此外讨论了空间动态体验的手法在校园设计中的运用,分析了节奏与时间、空间和运动之间的联系,包括空间的组织、环境的变化、活动的变化等,以建立人、场所、自然协调的关系。
第五章论述了校园设计应充分挖掘项目本身的历史、文化和所有相关的因素,然后在设计过程中运用特有的设计语言将这些因素表达出来,才能做到对城市和校园文脉的尊重和传承。设计者要根据不同的场所,寻求自身最为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来表达独特理念和与众不同的个性,达到历史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在体现场所特色的同时对城市设计做出贡献。
第六章研究指出校园的场所精神是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的统一,即包含了透明度、易辩性、融合的思想等。对校园场所的设计和调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以探索大学校园场所设计的价值和方法。最后以实际的设计案例的深入地剖析,全面地运用前述内容的核心要点,分析了其场所精神塑造中对场所的解读、回应与深层次地整合。
最后结语部分,对本研究作了概括性结论、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继续研究之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