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恶搞现象的青年亚文化特征解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e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恶搞已成为一种风潮,形形色色的恶搞作品层出不穷,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已经上升为后现代语境下一起引人瞩目的文化事件。网络恶搞以娱乐、搞笑为宗旨,采用戏仿、拼贴等手法颠覆经典、解构权威、消解中心、张扬个性、反讽社会,具有典型的亚文化特征。由于其生产者、传播者和受众主要是一批出生于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的青年,因此,我们可以将网络恶搞文化界定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网络恶搞文化代表了处于边缘位置、没有话语权的草根群体的利益,他们不满于精英阶层和主导媒体掌握话语霸权的现状,为了争夺话语权,草根群体通过“无厘头”、轻松搞笑的恶搞对精英霸权和主导文化进行颠覆和抵抗,拓展了话语空间,在想象层面上解决了一些尚未化解的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是,作为网络时代青年群体激情反叛的表征,网络恶搞所代表的只不过是一种狂欢的仪式,它既可能消失在主导意识形态的规训下,也可能淹没在商业的收编中,这一切消解了它原有的颠覆意义和抵抗意义。尽管恶搞这种亚文化难逃被规训和收编的命运,但笔者认为其在短期内不会销声匿迹,它会继续存在,恶搞者将会遵照“政治风险最小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继续生产恶搞作品,实现文化效用与经济效用双收。本文主要从青年亚文化的角度对网络恶搞现象进行解读。第一章,对恶搞现象进行概述,考察了“恶搞”的来历并对恶搞现象进行溯源,对恶搞的类型、手法、对象、主体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恶搞进行界定。第二章,对网络恶搞现象的文化成因进行探析,从文化语境、物质技术基础、社会心理动因三个维度解析网络恶搞兴起的原因。第三章,对网络恶搞现象的青年亚文化特征进行解读,首先界定网络恶搞文化是一种青年亚文化,然后通过英国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透视恶搞现象。从抵抗、风格化的仪式、收编的命运三个方面对网络恶搞进行了解读。最后是全文的总结,对网络恶搞的命运和发展趋势作了分析,恶搞在短期内不会销声匿迹,会遵照“政治风险最小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继续存在。
其他文献
山东电视台总编室的重要工作是每天对本台的电视节目进行规划和编排。近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日臻完善,电视节目的编排越来越引起各级电视台的重视
研究目的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近10年的卵巢肿瘤病例,探讨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与年龄分布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数字化病例调阅系统调
综合实践活动劳技课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在社会中成长。在开展综合实践劳技课的过程中,要精心确定课程主题和内容、合理运用实践形式、加强教师的指导,促
人们常说发展工业生产、搞科学研究离不了仪器仪表,高级仪器代表国家的科技水平等。所以有必要全面的来认识仪器仪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它不仅影响到科教兴国和可持
保护国内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对于印度来说意义重大。本文就印度的粮食政策、农业信贷政策、政府一般服务以及税收政策等方面阐述了其国内支持政策,对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制定
<正>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3-6个月)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让患者有尊严的度过生
"营改增"在通信业推广试行已是势在必行。本文在比较"营改增"前后运营商纳税特点的基础上,测算电信运营商收入及税负水平的变化,分析"营改增"对电信运营商基于业务支撑系统的
<正>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印度有戒杀的传统。不过,佛陀虽然强调不杀生,但对于素食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佛教在印度流传的初期,也并没有禁断肉食的要求。可以说,素食是中国汉传
文章以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为切入点,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