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踝管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探讨踝管综合征的手术效果与起病原因、胫神经受累束支的多少、手术方式及手术中松解神经外膜与否、应用地塞米松与否的相关性;同时,提炼概括踝管综合征的治疗经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04月~2015年08月收治的55例(72只足)踝管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特点、起病原因、手术方式、术中操作及远期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统计学原理评价起病原因、胫神经受累束支的多少、手术方式、术中是否松解神经外膜、是否应用地塞米松与手术效果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55例72只足,其中男23例,女32例,男女之比0.72:1。40岁以上患者48例,占87.27%,可见踝管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左侧14例,右侧24例,双侧17例;受累神经束支:单纯足底内侧神经17只足,单纯跟支3只足,单纯足底外侧神经0只足,2只或2只以上神经束支受累者52只足,其中足底外侧神经和跟骨支同时受累者1支足,足底内侧神经和跟骨支同时受累者1只足,足底内侧神经、足底外侧神经、跟骨支同时受累者2只足,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同时受累者48只足。本组病例当中共有68只足出现足底内侧神经受累,占94.44%,可见踝管综合征患者中足底内侧神经最易受累。依据Takura提出的术后评价标准,本组44例55只足,优17只,良20只,可5只,差13只,优良率为67.27%。按照病因不同将本组病例分为占位、特发性、其他三组,各组优良率分别为90.00%(18/20),45.45%(5/11),58.33%(14/24)。按照受累神经束支的多少将本组病例分为受累神经1支组,大于1支组。其术后优良率分别为86.67%(13/15)和60%(24/40)。按照手术方式将本组病例分为Singh法组、非Singh法组两组,优良率分别为76.92%(10/13),64.29%(27/42)。据手术中是否松解神经外膜,将本组病例分为松解外膜组和不松解外膜组,其优良率为75.00%(15/20),62.86%(22/35)。按照术中是否应用地塞米松,将本组病例分为应用地塞米松组和不用地塞米松组,其优良率分别为74.29%(26/35),55.00%(11/20)。通过统计学方法(SPSS21.0软件)得出:手术治疗效果与致病原因有关(P=0.012),其中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治疗效果最好。受累神经束支1支组,Singh法手术治疗组、松解神经外膜组、应用地塞米松组优良率分别为86.67%、76.92%、75.00%、74.29%,分别高于对照组60.00%、64.29%、62.86%、55.00%。结论:踝管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足底内侧神经束支最易受累。手术治疗效果与起病原因有关,未发现手术治疗效果与胫神经受累束支的多少、手术方式、术中是否松解神经外膜、术中是否应用地塞米松有关。据临床经验,我们推荐使用Singh法进行胫神经及其分支的松解并对出现梭形膨大的神经进行外膜松解和应用地塞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