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含血停搏液与晶体停搏液在婴儿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方法:连续选取2006.6至2006.12于本院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30例,年龄4~8月,体重4~8Kg,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含血停搏液组(组Ⅰ,n=15)采用温(32℃)血高钾停搏液诱导停跳至心电图呈一直线后再以冷血(4℃)高钾停搏液灌注,间断20分钟半量复灌的心肌保护方法;晶体停搏液组(组Ⅱ,n=15)采用单纯冷(4℃)高钾晶体停搏液单次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记录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辅助转流时间及术后自动复跳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记录术前及主动脉开放后第15、30、60、120、180、240分钟的心率及各项血压数值。以超声心动图于术前及术后即刻测定左心室功能相关参数。于术前、主动脉开放后5分钟及第2、4、8、12、24小时分别抽血测定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检测数值均无差异。术后除体外循环时间和辅助转流时间含血停搏液组明显少于晶体停搏液组外(P<0.01),其他各项临床指标两组间无差异。心超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血流E/A值、Tei指数,含血停搏液组均优于晶体停搏液组(P<0.05)。含血停搏液组在术后各个时间点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Ⅰ及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检测值都明显低于晶体停搏液组(P<0.05或P<0.01)。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术后2小时达到峰值,早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Ⅰ。
结论:应用含血心肌停搏液,采取温血诱导停跳,冷血间断维持的方法可提供优于单纯低温高钾晶体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在婴儿体外循环手术中使用含血停搏液是安全、有效的。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是早期判断婴儿体外循环术后心肌损伤的有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