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初期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这场变革国家顺利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虽然改造的过程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也遇到了不少的挫折,存在一些缺陷,但方向是对的。它是在一种和平的方式下实现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成果,是一种伟大的创举,它最终实现了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的科学论断。 本文回顾了从1949年到1956年8年间党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政策演变的历史,以及裕大华纺织资本集团产生、发展和公私合营的过程,分析了国家权力在公私合营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公私合营对国家、工人和资本家所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合营后国家权力在企业中进一步延伸的问题。 研究发现,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的过程中,国家权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国家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强大权力,通过制定政策、垄断原料、控制市场、限制剥削、引导舆论、思想教育、典型示范等方式顺利实现了自己的预定目标。并且在公私合营后,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控制了企业的组织、人事、财政、奖惩等各个方面的权力,将企业的运行纳入了国家计划的轨道。虽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初期党的改造政策并不清晰、不明确,公私合营行为本身由于缺乏政策引导而具有较强的自发性,公私双方都未能及时预料将来发展的方向,但实现这样的转变却是历史的必然。虽然这种转变并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而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它在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当时国家动员极为有限的资源保证战争胜利和恢复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当中,民族资产阶级发生了分化,少数先进分子已经意识到社会主义的方向,因而积极主动地争取实现公私合营。也有个别资本家白天敲锣打鼓,晚上回家大哭。从总体来看绝大多数资本家还是拥护公私合营政策,积极接收改造的。虽然这种接受,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迫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