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绩问题以及政绩观这两方面的问题是执政党务必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领导干部是否树立了科学的政绩观,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更深刻地影响着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并且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与此同时,发展观和政绩观二者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十分紧密的相互关联。在理论上,科学发展观实际上起到了引领科学政绩观的作用;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科学的政绩观又是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在发展观方面出现的盲区,通常会导致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只有领导干部时刻遵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树立起的科学政绩观,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勤政为民,坚持艰苦奋斗,从而创造出能够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绝大多数的各级党政干部,通过党的精神指导,立足长远,始终不断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发展道路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少数干部在政绩观的认识上确实存在一定偏差。所以,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公务员的执政效率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科学施政,树立及完善我国党政干部的科学的政绩观具有较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作为切入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首先系统地阐释了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之间的辩证关系,分别描述了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内涵以及特征;然后在总结当前党政干部政绩观主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干部政绩观的实际情况,对部分干部错位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原因主要表现在传统政绩考核制度的不健全、有关隐性政绩的考评机制尚未建立、政绩考核中的民众参与不够以及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等;并根据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经济社会的新常态下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干部政绩观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为树立科学政绩观提供理论支持;建立并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切实贯彻落实科学政绩观等等,旨在为新常态下领导干部科学政绩观的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及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