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究20世纪30年代反对小学读经的深层原因。1935年《教育杂志》之“读经专号”中,72位各领域的学者对小学读经问题争论不休,成为当时读经争论的高潮。在后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多数研究者参与到前人的争论中,用前人反对或者赞同读经的理由再陈述自己的立场,也有人把读经问题看作是中西方文化的斗争,但是谈的很宽泛,不够具体深入。争论是探讨问题的一个方法,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去研究读经问题,或许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本文采取的角度是,尽量保持中立的态度,去深究为什么反对小学读经的人要反对读经,为什么他们用了相同的几个观点作为反对读经的理由,只有这样深究才能找出那个控制人们的隐形的思想。
本文着重以“读经专号”为主要研究资料,并加以搜索20世纪30年代各大报刊杂志上关于小学读经问题的文章,比如胡适、傅斯年等的文章,发现反对小学读经者占绝大多数人,他们反对读经的理由非常值得关注,如果把这些理由一一梳理,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认为: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看,经书不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从社会需要方面看,读经对公民生计、救亡图存,公民道德等都没有帮助;从经本身的内容看,思想陈旧,价值大跌;此外,我们还要特别关注“读经专号”中这72位名家的人生经历与从事工作,发现多数留学生反对读经,多数教育研究者、文化研究者、自然科学研究者反对读经,多数经学研究者提倡读经。
经研究分析,正是西方教育学、心理学传入中国,让人们关注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正是西方实用主义思想在华高涨,人们要求实用性的科目占据中小学课堂;正是西方自然科学的传播,相比之下经书没有了用途与地位;而留学者与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一代在思维方式上逐渐西化,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从科学入手,从教育学、心理学入手,从实用性入手,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立,所以从相同角度提出了反对小学读经的理由。归结到一点,反对小学读经的深层原因就是人们深受西学思想的影响,新思想支配人们言行时,就表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反对小学读经只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正在从思想层面接受西学、消化西学、吸收西学,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已经从五四运动前的吸收西学中的器物和制度层面,深入到了吸收西学的思想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