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其中最值得相关领域学者关注的是加进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我们知道,在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里,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是最彻底并且最全面的。CAS22中,我国企业金融资产按照相关企业准则规定可以被归纳成四种: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②持有至到期投资。③贷款与应收款项。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相关规定中的划分标准来看,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与应收款项,这两类在确认时都是具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然而对于另外两种,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规定了在这两者之间进行的区分标准是管理层意图,但是由于划分界限并不清晰,使得管理层在进行相应的区分时具有很大的随意因素。另外,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计量属性均为公允价值,然而实际具体中会计核算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两者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会产生显著差异。所以,本文将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分类问题,即特定金融资产是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有关影响我国上市企业金融资产划分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新准则中的金融工具准则的全面使用提供新的证据支持,从而来促使会计准则不断改进与监管政策有效实施。论文从层次上可以分成六个部分,包括绪论、文献综述、金融资产分类比较分析、理论概述与研究假设、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首先,文章从就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就金融资产分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回顾,通过参考以前学者的研究结论,为后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其次,对美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对于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同时,专门针对国内上市公司金融资产持有现状也进行了梳理并做出归纳总结。并且针对金融资产的不同分类方式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为后文的实证研究部分提供了可靠的现实基础。为了进行充分的实证研究,本文在第四部分就那些会对金融资产的分类产生一定影响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以便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有关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划分的经济因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2年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全部信息搜集采用国泰安数据库。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使用了单变量检验、相关性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检验等3种检验方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政治成本、债务契约、企业管理者对于风险的偏好、审计质量以及金融资产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具有显著影响。除此之外,企业的报酬契约、发展能力以及经营状况也会对我国金融资产的分类产生影响。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提出了改进我国金融资产分类的政策建议。同时,对于本文研究的不足点,给出进一步探索的一些计划及设想。本文在进行研究时将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结合。文章主要探讨了在新准则发布后,在对某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时,是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对这一分类标准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充分体现了规范与实证、理论与实际的整体融合,因此最终得出的结论较为有效、准确和可靠。本文的创新点如下:第一,本文以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金融资产分类的改革为背景,以促进我国金融工具准则的变革为目的,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持有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影响金融资产划分的一些契约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希望能够为会计准则不断变革过程以及以后研究企业盈余管理等提供一定参考。第二,本文将我国的上市公司划分为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两类,并就这两类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在数量和金额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为学者们在以后进行和金融资产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第三,在进行自变量的选取时,采用了政治成本、债务契约和报酬契约来研究金融资产分类的契约动因,同时加入了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审计质量、金融资产的重要程度、企业的发展能力及经营业绩等变量,以研究金融资产分类的经济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