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艾滋病高发地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了解艾滋病的流行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及目前各项艾滋病关怀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提高艾滋病高发地各人群主观幸福感及日后的艾滋病防治救助提供策略。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乡镇PLWHA、有PLWHAS存在乡镇的普通村民、一般普通村民、“绿色港湾”住院PLWHA进行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乡镇PLWHAS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低于有PLWHAS存在乡镇的普通村民和一般普通村民(P<0.05)。分因子调查显示,“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S)”,乡镇PLWHAS高于有PLWHAS存在乡镇的普通村民和一般普通村民;“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O)”,乡镇PLWHAS高于一般普通村民:其余各因子乡镇PLWHAS均低于有PLWHAS存在乡镇的普通村民和一般普通村民。PLWHAS存在乡镇的普通村民“对健康的担心(H)”低于一般普通村民。2.“绿色港湾”住院PLWHAS主观幸福感总分和“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O)”低于乡镇PLWHAS(P<0.05)。3.乡镇PLWHAS主观幸福感单因素分析显示:健康状况差,身份公开程度高、感染年限长、感受到社会歧视高者,主观幸福感总分低(P<0.05)。4.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状况、社会歧视、身份公开等影响PLWHAS的主观幸福感;健康状况影响PLWHAS存在乡镇的普通村民的主观幸福感。结论:艾滋病直接影响PLWHAS及有PLWHAS存在乡镇的普通村民的主观幸福感,PLWHAS主观幸福感总体降低;治疗艾滋病、消除社会歧视、消除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担忧可提升艾滋病高发地各人群的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