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吉姆·斯科特(Kim Scott)凭籍小说《心中的明天》成为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第一位荣获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的土著作家。2011年,他的第三部小说《死者之舞》出版之后为他再一次赢得了这项荣誉。如今,连续两次获奖的斯科特已然成为澳大利亚土著文学中的标志性人物。作为澳大利亚土著混血后裔,斯科特关注当代澳大利亚社会的发展走向,尤其关注生活于其中的当代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命运。他的小说反复书写澳大利亚土著民族与白人之间的关系,努力通过文学创作寻找澳大利亚土著人民的身份归属,对排斥、压迫甚至试图消灭土著民族的白人给予了深刻的批判。本论文立足后殖民白色批判理论(critical whiteness studies),结合土著人高度关注的身份问题,对吉姆·斯科特的三部小说——《真实的国家》、《心中的明天》和《死者之舞》——进行分析和研究。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前言”,简要介绍吉姆·斯科特其人及其主要作品,并在分析整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理论框架、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第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主要分析小说《真实的国家》,作品通过描述混血青年教师比利(Billy)在土著保护地的经历,传达了小说家对当代土著人在空间上体验身份迷失的原因所作的思考。斯科特对于当代澳大利亚白人政府对土著人实施的新殖民主义统治进行了深刻批判。第三章着重分析小说《心中的明天》,作品讲述了又一位混血青年哈利(Harley)通过跨越时间的方式在历史文献中努力找寻自我身份的故事,表现了小说家对于20世纪上半叶土著人生存境遇的思考。斯科特对在“白澳政策”的影响下澳大利亚白人社会试图通过优生学的方法消灭土著民族的历史进行深刻批判。第四章讨论小说《死者之舞》,作品通过对穿梭于白人与土著两个世界的小说主人公波比(Bobby)所做的努力和其遭遇的身份危机进行描述,揭露了面对白人的大举入侵,土著人无法构建身份的悲惨状况。斯科特对白人殖民者在入侵初期对土著人原有生活造成的严重破坏进行深刻批判。第五章为结论,结论提出,斯科特通过上述三部小说,对澳大利亚土著人在白人殖民体系下经历的身份缺失以及在找寻和构建身份的过程中不断受挫的原因进行了揭示和分析,对澳大利亚白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施加于土著民族身上的种种压迫进行了深刻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