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改革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影响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zxcasdqwe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变”改革是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经验,以三个“变”引领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形式的探索方向。2017-2019年间中国中央重要文件中共六次高频的提到“三变”改革,并将其视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手段,将资源、资金、农民以村集体“统”的力量向资产、股金、股东转变运行,缓解农民分散经营决策、集体资产贬值、收入入不敷出的弊端。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三变”改革前后,一系列独具地方性特征的改革措施在各地提出并逐步推开,通过政府顶层设计和农民基层创新不断交融,“三变”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外延,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增收效果不断凸显。
  本文是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论为指导,探讨中国“三变”改革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影响。从现状分析入手,笔者首先从“三变”改革的常见模式、实施环节与关键因素了解、分析改革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总体收入、收入结构以及经营收益三个方面的变化,定性分析“三变”改革对中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首先围绕“变”的战略目标——资产、股金以及股东三要素,选取关键绩效指标包括资源性资产存量、经营性资产存量、股本金及股权结构涉设置、股份化经营主体数量、已完成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股份合作等6项二级指标和13项三级指标,构建中国村集体经济组织“三变”改革绩效评价体系;接着运用《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相关省级数据,采用AHP法测算量化中国30个省2015、2017、2018年“三变”改革绩效实际值;最后以省平均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为被解释变量,构建个体效应模型探究“三变”改革绩效对中国各地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影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个体固定效应。
  研究结果发现:(1)2011-2018年间中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总体收入增速总体呈“U”型变化,2015年为关键转折点,收入结构变化向外源性收入快速倾斜,全国实现经营收益村的数量明显增加,“入不敷出”现象得到改善;(2)关键绩效指标权重分配结果显示:在中国“三变”改革中,三个“变”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提升的重要性权重约为62.75%、11.81%和25.44%,即“资源变资产”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部分,而且现阶段下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占村集体耕地面积的比重、村集体农业资产以及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成员数是对中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提升贡献最大的三个关键绩效指标,贡献分别高达23.53%、19.99%和11.45%;(3)“三变”改革绩效评价得分观察得知:在2015-2018年间中国各地区评价得分,同该阶段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变化一样,总体表现为增长趋势,其中苏、沪、黑、京、津、渝六地绩效得分较高,另外陕、赣、津、黔四地在2017-2018年段表现出明显突出的增长;(4)中国各地区“三变”改革绩效与平均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个体固定效应,而且“三变”改革绩效(H)每提升1%,该地区平均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将会增加1.916%。最后,本文根据以上“三变”绩效评价以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可能提升中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建议:(1)借力当地优势产业,有规划的增加农业资产、经营固定资产等村集体核心资产,促进“资源变资产”;(2)培育农村改革牵头人,以奖代补激励带头示范,规范或增设股份合作社、股份公司等股份化经营主体,重组、优化村集体利益关系,促进“资金变股金”;(3)加大“三变”及配套政策宣传,提高农民收益心理预期,发挥基层政府、党组织指导监督,保障农民基本利益,促进“农民变股东”。
其他文献
俄罗斯生猪养殖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伏,先是经历了下滑期,然后又经历了不断上升期,养猪数量正在逐渐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水平,即使是在严峻的非洲猪瘟疫背景下,俄罗斯的生猪养殖业反而越来越壮大。自2006年开始,俄罗斯生猪养殖数量开始恢复增长,猪肉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市场自给能力逐渐加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俄罗斯的生猪养殖主体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原来以家庭散养模式为主转变成了农业组织集约
当前,畜禽养殖尤其是生猪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严重阻碍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破解环境污染、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经。但是,目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并没有得到养殖场户的广泛采纳。虽然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政策体制和技术推广体系在激励养殖场户采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政策设计和执行的缺陷以及“鞭长莫及”的职能空白。
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品,在全球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席位,是很多国家对外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经济作物。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农户脱贫致富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红茶是当前茶叶国际贸易中的主导茶类,其产量和贸易均占全球茶叶的75%。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茶叶出口位居全球第三。虽然在中国的茶叶出口中,红茶相较于绿茶和特种茶仍然较少,但自2001年以来中国红茶的出口量和出口额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快速增加。在全球
学位
森林资源是推进地区林业产业经济增长和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的物质基础,地区林业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森林资源的良性发展。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资源发挥着社会、经济、生态等多重效益,森林资源丰裕区和森林资源贫乏区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不同,林地产出水平也不同。本文基于全国29省域范围,研究林业产业与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关系,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其影响机制,比较不同区域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以期推动地
学位
目前收入不平等在城乡间、行业间以及地区间均普遍存在,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因素。《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中指出“在可持续发展中,该赋予林业以重要的地位”。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林业也肩负着精准扶贫的重任,那么林业是否提高了集体林区以林业收入为主的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且在增收同时是否降低林区收入差距,起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效益呢?据2017年林农监测报告结果,农户林业
学位
家庭农场作为微观经济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是农产品的生产者与经营者,也可成为农业创新技术的推动实施者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促进者,其生产经营活动与农业资源和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那么,当前家庭农场农业生产行为是否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怎样正确推进家庭农场亲环境行为,让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因此,本文运用资源禀赋理论、预期理论及博弈论这些相关理论,以规
学位
贫困村受制于当地稀缺、匮乏的资源水平,无法依靠固有资源找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动力,村庄发展出现“后继无人”、经济发展乏力和基础设施损毁等现象。而要更好地解决贫困村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必需借助外来资源帮扶。“干部驻村”是新时代乡村治理工作的创新,在干部驻村的制度安排下,驻村干部通过自身“一根针”,整合各种渠道资源,形成“千条线”,将外部资源输入贫困村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驻村干部的社会资
学位
区域粮食生产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变化特征是影响区域粮食产业结构布局和保障区域粮食基本安全的重要因素。深入探讨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对于新时期因地制宜地优化区域粮食种植结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西为例,深入探讨了广西1998-2018年以来粮食生产在时间和空间格局变化上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生产时空格局
学位
作为食糖最重要的原料,糖料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稳定发展与否在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到食糖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糖料蔗产业的弱质性、国家支持糖料蔗产业发展的政策面临的两个天花板效应以及蔗农对糖料蔗保险的需求,促使国家出台政策性糖料蔗保险。2013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开展政策性糖料蔗保险,但自2013年起,广西糖料蔗的播种面积与总产量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政策性糖料蔗保险的实施是否对糖料蔗种植有正向的促进作
专项扶贫资金是我国扶贫资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精准使用专项扶贫资金,提高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也是精准扶贫思想中“资金使用要精准”的题中之义。因此研究广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是广西当前阶段乃至后精准扶贫时期要格外关注的课题之一。为此,本文运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调研实践经验,详细分析了广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综合考虑后采用了非参数的效率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中的BC2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