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高海拔条件下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得人员工作效率降低、矿山充填体的质量难以保证以及对充填系统的可靠性缺乏系统研究等,所以,对高海拔条件下的矿山充填质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填料浆在采场内的流动沉降规律及充填体的强度分布规律对提高充填接顶率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充填体力学性质受高海拔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研究高海拔条件矿山充填质量控制对高海拔地区充填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大比例尺三维立体仿真物理模拟实验装置,根据相似模拟理论进行充填料浆的流动沉降规律探索实验。运用沉积理论,构建充填料浆流动沉降几何结构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检验,得出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该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充填料浆在采空区中流动沉降几何形状。通过在采场内不同空间位置钻孔取样并加工为标准试件,并测定其强度,分析采场内充填体强度的分布规律,可以发现:在同一水平面上沿料浆流动方向上呈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通过SEM及X-射线衍射仪等微观分析手段解释了不同空间位置充填体强度差异的原因。通过在不同养护条件下的充填体力学强度实验,分析了温度、湿度、空气密度等因素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并建立充填体强度增长模型。通过高海拔地区矿山井下采场的模拟实验可知: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充填体整体质量无明显差异,且高灰砂比的充填料浆流动特性较好,离析不太明显,充填体强度在水平方向上的波动程度较小。进而,结合甲玛铜多金属矿的生产实践,从充填体质量控制和充填工艺控制方面提出有效的措施,为矿山充填实践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