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语教学中,外语焦虑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汉族学生或者单语学生。合作民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合作师专)外语系藏—英—汉翻译专业学生和藏语系的藏语副修英语专业学生是藏—汉“双语”学生。由于生源地、家庭背景、学习经历等因素,这些“双语”学生的藏语水平基本相同,但是汉语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本文调查了合作民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50名藏族“双语”英语专业学生,以研究其外语焦虑特点、以及汉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和外语焦虑之间的关系。 和其它外语焦虑研究相比,本次研究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调查者以藏族“双语”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而言,英语教育是一种第三语言教育,或者说是一种“双语”背景下的英语教育;其次,就学生的汉语水平而言,学生之间并不一致,有些学生是藏语为主的“操双语者”,另外一些是汉语为主的“操双语者”;再次,英语教师都以汉语为母语,不会说藏语。因此,教师以汉语为课堂讲授语言。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被调查者外语焦虑的研究以促进教师对“双语”学生外语焦虑特征的认识;同时以期通过对汉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和外语焦虑关系的研究,帮助教师认清课堂媒介语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并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本文共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本调查研究的社会背景。介绍了合作师专藏族“双语”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习得背景和语言使用情况,指明了本调查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意义,并就本项调查研究涉及到的有关概念作了定义和解释;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外语焦虑研究和第三语学习研究的状况;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理解假说和Horwitz的外语学习焦虑的理论。从焦虑和情感过滤的角度详述了课堂媒介语对教学的影响;第四部详细介绍了本项研究中被试、测量工具和调查操作步骤等情况。 第五部分报告了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以及对数据结果的解释。数据分析分为四步进行。(1)了解所采集数据的总体分布趋势,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Tukey HSD)检验了对被试分层抽样的有效性;(2)对“外语课堂焦虑”和“课堂媒介语焦虑”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3)通过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探讨汉语作为课堂媒介语对不同模式“双语”学生“外语课堂焦虑”的影响;(4)通过对教师课堂媒介语的使用频度和采用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的调查,讨论教师教学方法对学生外语焦虑的影响。 以上统计分析发现:(1)所有藏族“双语”学生都有较高程度的外语焦虑;(2)所有调查对象中,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程度的外语焦虑;(3)在藏语为主的“双语”学生中,男性较女性有更严重的交际畏惧和惧负评价;(4)在汉语为主的“双语”学生中,男性较女性有更严重的惧负评价;女性较男性有更严重的交际畏惧;(5)以藏语为主的“双语”学生中,课堂媒介语焦虑和外语课堂焦虑之间高度相关。接着,从年龄、宗教文化、家庭、语言模式和课堂教学等几个方面分析、解释了统计结果。 第六部分探讨了藏族“双语”学生语言学习的优势,并在学习与教学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本文调查者指出了本次调查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