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s直陈条件句逻辑理论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ntha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条件句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们讨论的焦点,可以说条件句一直贯穿于整个人类逻辑学事业当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们大都从条件句的真值条件和可断言条件来研究条件句。直到1968年,R. Stalnaker给出了一个关于条件句逻辑并被广泛接受的可能世界语义学,才奠定了条件句逻辑作为哲学逻辑一个分支的地位,规范了条件句逻辑的研究内容和范围。本文以条件句的哲学逻辑研究路径为线索对目前直陈条件句逻辑的研究思路进行考察和梳理。首先,作者试图从条件句的不同种类以及对条件句的不同分类标准出发来探讨条件句的研究对象,并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直陈条件句逻辑的三条路径,即实质蕴涵理论(H. P. Grice会话隐含理论、F. Jackson“鲁棒性”)、Stalnaker可能世界语义学、E. Adams概率语义学。总体上来说,目前逻辑学家对直陈条件句逻辑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真值路径和非真值路径。真值路径认为直陈条件句具有真值,其中又可分为真值函数型和非真值函数型,真值函数型认为直陈条件句的真值由其前件和后件所构成的真值函数决定,非真值函数型认为直陈条件句的真值不由其前件和后件所构成的真值函数决定;非真值路径认为直陈条件句缺乏真值。Adams直陈条件句逻辑理论是直陈条件句非真值路径的主要代表,特别是Adams对直陈条件句给出的概率语义解释,奠定了Adams直陈条件句逻辑理论在直陈条件句研究中的主导地位。其次,作者聚焦Adams的直陈条件句逻辑理论,围绕Adams直陈条件句逻辑理论思想的主要来源("Ramsey检测”和"Stalnaker论点”),评述了Adams直陈条件句逻辑理论的主要假设和观点。Adams直陈条件句逻辑理论主要给出了两条假设:第一、直陈条件句的真与其可断言是不同的概念;第二、关于直陈条件句的推理除了满足真值可靠性标准外还应该满足概率可靠性标准;Adams直陈条件句逻辑理论坚持的核心观点是:直陈条件句的概率是条件概率,Adams所谓的直陈条件句的概率指该直陈条件句的可断言性,而不是指该直陈条件句的真值条件,也不是该直陈条件句的绝对概率;论文还简要地应用Adams直陈条件句逻辑理论借助韦恩图方法对直陈条件句推理进行了非形式化分析和说明,以澄清目前关于直陈条件句推理所面临的主要怪论。再次,作者对Adams直陈条件句逻辑理论所回避的关于直陈条件句的两种情况(即直陈条件句前件为假和嵌套直陈条件句)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并创新性地建议用归纳确证理论来理解关于直陈条件句的推理。在此基础上,指出应该将对直陈条件句逻辑和直陈条件句的研究区分开,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直陈条件句逻辑是关于直陈条件句的推理。对于直陈条件句逻辑,论文认为应采用哲学逻辑的思路来研究之,并尝试借助归纳确证理论来研究直陈条件句逻辑;对于直陈条件句本身,则宜用因果、宿命等哲学范畴来理解,将其视为一种陈述方式。
其他文献
文章依据某型导弹的性能要求及部队实际情况,设计了给该导弹的液压系统加注液压油的除气加注台。该设备是集液压、机械、电子于一体的机电液一体化控制系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温
蒎烯是一种重要的单萜类化合物,可以用来合成精细化工品高密度燃料,在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及农业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目前工业上主要通过从松节油或粗硫酸盐松节油中高效精馏
我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全世界都享誉盛名。近几年来,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逐渐加强,我国的民族文化也受到了其他国家的肯定与借鉴,将具有本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话语世界也呈现出多模态化的特点。多模态的交际手段也影响到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大学英语精读要构建课内,课外和网络多模态教学
本文以泥河湾古湖小渡口剖面为例,选取指示古环境的特征标志:CaCO_3、C/P_2O_5、Fe~(2+)/Fe~(3+)、pH值、Eb值,进行几种统计数学模型分析,以便筛选变量,确定定量性指标。并结
文化自信的中外合作办学“嵌入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是在原有“嫁接”和“融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创新式探索。河北经贸大学在中外合作办学实践基础上
对鱼肉样品中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3类14种残留农药的气相色沓负化学离子源/质谱(GC-NCI/MS)的测定方法作研究。鱼肉样品以Florisil硅藻土与中性氧化铝作为基质固相分散剂
当前,新媒体在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构建起了开放、虚拟以及高效的网络社会。在这种背景下,高效思政教育工作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变化,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系我国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修订的第一部污染控制型法律,它延续并适当发展了新《环境保护法》开创的环境治理新格局,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里为所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