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方法,采用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14到2016年的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发现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以及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共同导致了银行贷款发放的顺周期性,且银行的资本水平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存在互补性。本文证明银行期初核心资本充足率与银行贷款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银行期初贷款减值准备和不良贷款的比率与银行本期贷款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与银行核心资本存在互补性。从而说明,银行贷款发放受监管部门对于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规定的影响,银行期初核心资本充足率高,银行对未来资本难以满足监管要求的担忧降低,从而扩大贷款发放;银行期初核心资本充足率低,加大了银行对未来资本难以满足监管要求的担忧,从而降低本期贷款发放。银行提前确认贷款减值准备,可以提前储备风险基金用于应对贷款所可能产生的预期损失,从而弥补银行资本的不足,降低银行对于未来资本非充足性的担忧,进而扩大贷款发放。而银行延迟确认贷款减值准备,则资本的非充足性和减值准备的非充足性共存,加大了银行对未来贷款出现损失无法弥补的风险,因而银行会减少未来贷款的发放。此外,银行的资本与贷款减值准备存在互补性,银行可以通过逆周期进行资本储备来降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影响,二者对银行贷款发放具有相同的调节作用。本文首先对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概念、理论基础、计提方式、制度背景以及现阶段我国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本文的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进行了介绍,本文主要提出三个研究假设,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式对假设进行了验证。之后对本文的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根据研究结果,从银行角度而言,银行应结合会计准则要求适时足量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做好逆周期资本储备。从监管层面而言,应结合经济波动情况,做好前瞻性的政策规定,并基于银行的不同实施差异监管。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引入变量对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提前和延后程度进行了衡量,并基于此为预期损失模型引入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同时证明了银行资本与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之间存在互补性,为完善我国银行监管和准则修订,消除贷款发放顺周期性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本文的不足在于选用的上市银行样本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