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采用定量方法评估74MBq131I的“顿抑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服用诊断剂量131I到碘治疗的时间间隔与“顿抑效应”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首次来我科行碘治疗的5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其中试验组30例,给予治疗剂量131I前,均口服诊断剂量131I74MBq,24小时后行全身诊断性碘显像:对照组22例,术后直接给予131I治疗,131I治疗后2~7天行全身治疗性碘显像。诊断性碘显像、治疗性碘显像图上残余甲状腺组织和功能性转移灶的放射性计数分别以Dx值、Tx值表示,以Tx/Dx值进一步分析服用诊断剂量131I到131I治疗的时间间隔与“顿抑效应”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试验组患者57个共同病灶的Dx、Tx分别为22.54±36.54,8.63±1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对照组患者53个病灶的Tx值为15.27±17.03,显著高于试验组患者Tx值(P=0.032);服用诊断性131I到131I治疗的时间间隔为1~2天和8~32天患者的Tx/Dx值显著高于时间间隔为3~7天患者的Tx/Dx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22)。
结论:
74MBq131I产生“顿抑效应”,且“顿抑效应”在服用诊断剂量131I后3~7天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