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研究离不开人,人始终是哲学关注的对象。千百年来,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的反思和追问。对人的追问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自古迄今,人们最迷惑不解且争论最大的问题就是此问题,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关于人的三个问题到现代哲学的“上帝死了”、“人死了”等等,人一直对这一“斯芬克斯之迷”进行深彻的思索。经过历史的漫长抉择,人们在实践的冥思苦想中把自己逐渐拉回到现实生活世界,在这一历程中人的现实性总是不断的经历着遮蔽与去蔽的震荡,但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才越来越成为真正活着的、现实的人。因此,认为“人是现实的,且只有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的观点,就成为了本文认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正是禀着这样的观点:即认为西方哲学本身对“人”的追寻,正是一个人不断向现实生活世界敞开的历程,对由尼采的“上帝之死”到福柯的“人之死”而展开的对传统的批判直接激起了我们研究的兴奋,因为所谓“上帝之死”和“人之死”所直接联系的就是对“人”本身的思考。因此,本文力求在现代哲学的意义上,以尼采的“上帝之死”和福柯的“人之死”为主线,寻求、探索何为真实意蕴上的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人的现实之路在何方等等这些问题。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梳理传统形而上学对人的失落这条线索,揭示出尼采哲学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并阐发出“上帝之死”这一论题的人之意蕴。第二部分,由尼采的“上帝之死”与福柯的“人之死”的内在关联性为出发点,点出福柯的“人之死”的双重性——为“人”的再度重新思考划出新的自由的空间,同时又把“人”放入了一个失去生存根基的价值深渊,进而为马克思“现实的人”作出铺垫。第三部分,通过阐发马克思哲学在“人”的问题上超越了以往哲学,把人理解为“现成存在者”,确立了人的“生存性”的理解原则和思维方式,进一步探寻何为现实的、真实意蕴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