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icinnoma)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为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一30%。然而,转移和侵袭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癌术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是影响5年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目前,大约8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当处于I期时就已被诊断出,且经积极治疗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仍有一大部分患者出现了复发和远处转移,原因可能是由于早已扩散的肿瘤细胞未被检测出来而发生了临床转移所导致的;那么外周血中扩散的肿瘤细胞的阳性检出或许可能作为选择的标准。CK20是新近发现的组织特异性标志物,由Moll等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首先发现。CK20的合成首先出现于第8周胚胎的肠粘膜上皮中,具有严格的上皮组织特异性,CK20在胃肠道上皮、移行细胞、Merkell细胞、粘液性卵巢癌中高表达,在子宫内膜癌、胆囊及胰腺中也有不同水平的表达,但在非上皮组织及细胞中(如血液、骨髓、淋巴结等),均未观察到CK20的表达。从而提示CK20可作为检测一些上皮来源肿瘤的标志物,因而也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实验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观察CK20基因产物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外周血中CK20基因产物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K20来预测子宫内膜癌微转移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细胞中CK20基因mRNA表达,探讨其表达对子宫内膜癌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34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和32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细胞中CK20mRNA水平,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各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GAPDH作为内参基因,判定本实验的有效性。结果: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检测出阳性12例,阳性率为33.3%;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女性外周血中均未见其表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0.204,P<0.05); CK20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χ~2=16.712,P<0.05)、淋巴结转移(χ~2=6.381,P<0.05)和浸润深度(χ~2=6.381,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与病理分级(χ~2=0.229,P<0.05)及是否绝经(χ~2=0.004,P>0.05)无关。结论:荧光定量PCR可快速、敏感地检测出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细胞中CK20mRNA的表达,这将有助于早期检测出子宫内膜癌微转移,对及时采取综合治疗和判断预后,以及对疗效的监测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