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智能手机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上肢震颤和运动迟缓症状进行测量,并与传统评分量表进行比较,尝试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挑选64名帕金森患者,记录其优势侧H-Y分级、服药情况、性别、年龄等信息,利用智能手机及配套应用程序分别对双侧上肢轮替运动的速度及频率和双侧上肢静止性震颤的幅度及频率进行记录和计算,同期完成UPDRS-Ⅲ评分。根据H-Y分级将PD患者分为PD早期(H-Y分级=1-2.5级)和PD中晚期(H-Y分级=1-2.5级),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智能手机评估的各个指标的组间差异,将随访患者的服药前后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服药前后智能手机评估的各个指标和UPDRS-Ⅲ总分的差异性。最后将智能手机评估的各个指标分别和UPDRS-Ⅲ总分作二变量相关性分析。统计结果列表和作图显示。[结果]1.智能手机测量的病重侧轮替频率(P=0.00)、病轻侧轮替频率(P=0.05)在PD早期和中晚期较双侧轮替速度和频率、震颤强度存在更显著的差异。2.UPDRS-Ⅲ(P=0.002)在疾病早期和中晚期较手机监测的双侧震颤强度(P>0.05)存在更显著的差异。3.智能手机对病重侧轮替速度(P=0.02)的测量在服药前后较病重侧轮替频率、震颤频率和病轻侧轮替速度、轮替频率、震颤频率(P>0.05)存在更显著的显著。4.智能手机测量的病重侧震颤强度、病轻侧震颤强度和UPDRS-Ⅲ(P>).05)在服药前后不存在显著差异性。5.智能手机对非优势侧轮替运动的评估结果(r=-0.428、-0.304)与UPDRS-Ⅲ相关性较优势侧(r=-0.390、-0.245)更为显著。6.智能手机对优势侧震颤(r=-0.202、0.348)的评估结果与UPDRS-Ⅲ相关性较非优势侧(r=0.096、0.290)更为显著。7.智能手机对优势侧轮替运动的评估效果(r=-0.390、0.348)与UPDRS-Ⅲ的相关性明显高于震颤(r=-0.202、-0.245)。8.智能手机对非优势侧轮替运动(r=-0.428、-0.304)的评估效果与UPDRS-Ⅲ的相关性明显高于震颤(r=0.096、0.290)。9.手机监测的病重侧轮替速度(r=-0.428)和震颤强度(r=0.379)与UPDRS-Ⅲ相关性较病轻侧(r=-0.424、0.367)相比存在更显著的相关性。10.病重侧轮替速度(r=-0.466)与UPDRS-Ⅲ相关性较震颤强度(r=0.379)更显著,而病轻侧震颤强度(r=0.367)与UPDRS-Ⅲ相关性较轮替速度(r=-0.304)更显著。双侧轮替频率及震颤频率与UPDRS-Ⅲ均无显著相关。11.震颤为主型患者和非震颤为主型患者其手机监测的震颤强度与UPDRS-Ⅲ不存在相关性,说明对于震颤患者智能手机监测可能是不适宜的。[结论]使用智能手机能够对PD患者上肢的静止性震颤与轮替运动情况进行评估,手机评估结果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通过比较与UPDRS-Ⅲ总分的相关性,智能手机对轮替运动的评估优于静止性震颤;在轮替运动的评估中,对非优势侧的评估优于优势侧,病情较重侧的评估优于病情较轻侧;在静止性震颤的评估中,对优势侧的评估优于非优势侧,病情较轻侧的评估由于病情较重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