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t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的相继颁布,我国掀起了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潮,进而大大推进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缺乏深入理解,计算机教育的那些思想观念依然存在于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没有实质性转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探索信息技术课的新型教学模式,而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就是其中很有效的一种。因此,本文选择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进行研究,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 论文导言部分分析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建构信息技术课新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究的是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目前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 第二部分介绍了基于项目学习的内涵、产生的背景与意义、构成要素、基本特征及其理论基础。“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学习研究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展示给他人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基于项目的学习具有学习情景真实而具体、学习内容综合而开放、学习途径多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 TH五515样而协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学生的收获多面而有个性、对学生的评价连续且方式多样等主要特征。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六个基本步骤: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然后设计了一个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基于项目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最后论述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优势: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信息素养、提供学习经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利于课程整合等。 最后,文章简要分析了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项目的选取、基于项目的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中国学生学习特点与基于项目学习模式要求的冲突、基于项目学习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关系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学模式只有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和运用得当,才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模式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学习模仿和运用现成教学模式过程中,一定要依据自己的新经验和掌握的新理论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才能更加优化教学效果。 当前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对我国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开设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课程均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基于项目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课程整合建构主义多元智力教学案例众
其他文献
《采薇图》是南宋画院初期的人物画代表作之一。从形式来看,《采薇图》属于典型的"环境人物画",即环境和人物所占比重相仿且融合恰当。本文从《采薇图》的环境(包括农具、树木和
作为城市中一定的区域社会的社区,是城市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的基本载体。通过社区发展实现社会进步,进而实现社会现代化,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致力于的城市发展实
介绍了下一代以太网标准IEEE P802.3ba的研究进展、IEEE P802.3ba任务组关于速率的选择与应用目标的确定、协议结构和物理媒质相关特性。重点阐述其物理层的分层模型和工作原
首先对德育的内涵做了界定,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解决我国德育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使节能成为工业发展的一个主题。液压挖掘机是大功率的工程机械,工作时负荷变化频繁、幅度大、能耗大,要求系统提高能量转换和利用率。随着电子技术越来越多地
公共卫生是社会抵御疾病风险,保障公众生命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功能弱化则必然成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的直接原因。当中国直面SARS触发的公共危机时,既充分暴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发展中小企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
本论文介绍了虚拟仪器的特点、软硬件标准以及应用,比较了几种常用的虚拟仪器构建方案的优缺点,分析了目前液压系统检测设备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虚拟仪器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