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特点和学习能力改善的作用,分析他汀类药物发挥其“多效性”,动员循环内皮祖细胞和改善学习功能的机制,并比较其差异性,为临床他汀类药物进入更广阔的治疗领域,提供进一步的体内实验依据。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88只,根据他汀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差异,随机分为11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am,n=8),颅脑外伤+生理盐水治疗组(NS,n=8),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lmg·kg-1·d-1,n=8),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mg·kg-1·d-1,n=8),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8mg·kg-1·d-1,n=8),常规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组(lmg·kg-1·d-’,n=8),强化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组(2mg·kg-1·d-1, n=8),高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组(8mg·kg-1·d-1,n=8),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0.5mg·kg-1·d-1,n=8),强化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lmg·kg-1·d-1,n=8),和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4mg·kg-1·d-1,n=8)。各组中常规剂量参照药品说明书中推荐的人体的常规服用剂量,具有等效的降低LDL的功效,强化剂量为常规治疗剂量的2倍,高剂量为常规治疗剂量的8倍。借助国际公认的MODELOI-B型液压打击装置对各实验组大鼠进行分组打击,伤后各处理组分别于术后给予相应他汀药物灌胃,每天1次,每次1ml,连续21天,Sham和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Id、4d、7d、14d,21d,分别从眶静脉丛取血1ml,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取血200μml测定大鼠血常规,并于上述时间点利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法(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对TBI后大鼠分别评定其行为学功能;再于创伤后23-28天,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检测系统对各组大鼠进行定位航行(place navigation test)及空间探索(spatial probe test)实验检测,评价其学习能力变化。结果:1.他汀类药物有强效动员EPCs的作用,4天开始动员,7天达到高峰,14天开始下降,21天动员作用消失。他汀强化剂量组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和高剂量组(p<0.05),常规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之间无差异(p>0.05)。强化剂量的辛伐他汀对EPCs数量的提升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p<0.05)和瑞舒伐他汀(p<0.05)。瑞舒伐他汀动员EPCs的作用出现较晚,4-7d作用较弱,7-14d较强。2.脑外伤后大鼠WBC大幅上升,与Ns组相比,他汀类药物有降低炎症水平的作用(p<0.05)。他汀降低WBC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上升,高剂量的他汀可以有效降低炎症水平,效果好于常规剂量组(p<0.05)和强化剂量组(p<0.05)。3.他汀类药物对单个核细胞数量的作用呈现先下降(1d)—后上升(4-7d)—再下降(14-21d)的现象。他汀剂量依赖性的减少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百分比,辛伐他汀高剂量组他汀小于强化剂量组(p<0.05)和常规剂量组(p<0.05)。4.实验中大鼠在mNSS评分与水迷宫实验中结果保持一致,与NS组对比,他汀治疗组mNSS评分和逃避潜伏期均有下降(p<0.05),目标象限百分率均有上升(p<0.05)。2mg/d辛伐他汀目标象限百分率高于2mg/d阿托伐他汀(p<0.05)和lmg/d瑞舒伐他汀(p<0.05)。他汀的三种剂量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能增加脑外伤大鼠循环内皮组细胞数量,降低炎症水平,降低白细胞数量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并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2动员内皮祖细胞和神经功能改善的作用,辛伐他汀作用大于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3抗炎和降低单核细胞作用三者无差异。4随着他汀剂量的上升,动员内皮祖细胞的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但到达一定阈值便不再增加,高剂量他汀EPCs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其动员能力没有下降,而抗炎作用发挥功效,导致单个核细胞总数下降所致。5他汀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单核细胞百分比。,6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三种剂量间无差异,可能是他汀对EPCs的功能改善作用大于对其数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