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均衡汇率是汇率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汇率的长期变动方向,是判断汇率水平是否失调的主要依据,也是当局制定经济政策的根据。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上升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外汇储备快速上升,人民币汇率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民币汇率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有的学者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而有的学者则认为人民币汇率不但没有低估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这就需要考虑人民币汇率水平是否合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论文系统归纳行为均衡汇率的理论,同时与其他均衡汇率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以说明选择行为均衡汇率的合理性。在BEER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选取了劳动生产率(PROD)、对外开放程度(OPEN)、国外净资产(NFA)、贸易条件(TOT)以及政府支出(GOV)作为经济基本要素,利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H-P滤波等主要计量方法测算1996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以及失调程度。通过对汇率失调程度的测算,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失调经历了“四低五高”相互交替的现象,但是失调程度最高未超过10%,论文根据1996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四季度的实际经济情况分析了在每个阶段汇率失调的原因。通过实证数据可知,现阶段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并未出现严重的低估,反而是出现了一定幅度的高估。最后分析了汇率失调对贸易方面、国内生产就业、外汇储备以及资源配置等经济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对改善人民币有效汇率失调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贸易结构以及外汇储备等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