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利用体外试验和饲养试验较为系统地探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壳聚糖对奶牛人工瘤胃、产奶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后肠道菌群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影响,为在奶牛养殖中科学添加壳聚糖提供理论依据。体外试验采用注射器式培养系统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旨在探讨壳聚糖对奶牛人工瘤胃发酵特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各组培养底物中壳聚糖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0.3%、0.6%、1.2%和2.4%,将各组培养底物0.5g分别添加到装有60 mL人工瘤胃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用橡胶塞将瓶口封上,在39℃下厌氧培养24 h,测定人工瘤胃发酵参数和温室气体的产量。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添加水平的升高,发酵液pH值呈极显著的一次线性(P<0.001)或二次曲线(P<0.001)升高效应,氨氮(NH3-N)浓度呈显著的一次线性(P=0.041)或二次曲线(P=0.037)升高效应,干物质(DM)降解率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P=0.004)升高效应。随着壳聚糖添加水平的升高,体外厌氧培养6、12、18、24 h的产气量均呈二次曲线升高效应(P=0.015;P=0.014;P=0.025:P=0.025)。奶牛日粮中添加适宜剂量的壳聚糖,可使13-24 h期间发酵体系内CH4的产量呈显著的一次线性(P=0.050)降低效应。饲养试验选择40头健康无病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产犊日期、胎次等相近(P>0.05)的原则,随机分为5个日粮处理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壳聚糖的基础日粮,试验组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风干基础)中添加500.1000.1500.2000 mg/kg的壳聚糖,各组奶牛基础日粮组成一致。试验期为60d,测定壳聚糖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后肠道微生物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30-60 d时,随着日粮壳聚糖添加水平的升高,产奶量呈显著的一次线性(P=0.023)或二次曲线(P=-0.014)升高效应,乳中体细胞数在试验30 d(P=0.053)和60 d(P=0.032)时,呈显著的一次线性降低效应,乳成分无明显变化。随着日粮壳聚糖添加水平的升高,在试验60 d时,日粮DM(P=0.005).中性洗涤纤维(NDF)(P=0.052)和磷(P)(P=0.039)的表观消化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升高效应,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在试验30 d(P==0.031)和60 d(P=0.028)时呈显著的一次线性降低效应。同时,日粮添加适宜剂量的壳聚糖可显著提高奶牛后肠道乳酸菌的数量。此外,随着日粮中壳聚糖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的浓度在试验30 d(P=0.038)和60 d(P=0.044)时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升高效应,在试验60 d时,催乳素(PRL)的浓度呈显著的二次曲线(P=0.049)升高效应;甘油三酯(TG)的浓度在试验60 d时呈极显著的一次线性(P=0.003)或二次曲线(P=0.014)降低效应,总胆固醇(TC)的浓度在试验30d时,呈显著的一次线性(P=0.019)降低效应,在试验60 d时,呈现极显著的一次线性(P=0.006)或显著的二次曲线(P=0.022)降低效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在试验60 d时,呈显著的二次曲线(P=0.020)升高效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在试验30d(P=0.036)和60 d(P=0.027)时均呈显著的一次线性降低效应;血清中P的浓度在试验60 d时呈显著的一次线性(P=0.025)升高效应。综合本试验结果可初步得出: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适宜剂量的壳聚糖可促进奶牛的产奶性能,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改善瘤胃发酵模式,提高DM、NDF和P的表观消化率,提升血清中IGF-I、PRL、HDL-C和P的浓度,并降低血清中TG、TC和LDL-C的浓度,以及改善后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而促进奶牛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