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新式学堂的创办是清政府新政时期的要项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当时教育改革重点——新式小学堂的创办进行研究。全文以1901-1911年间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的小学堂(高等、初等、两等)为切入口,从小学堂的设立情形、学堂的师资状况、教科书的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全面剖析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轫期的缺点与不足,分析转型期社会民众对学堂植入所产生的反应以及清政府种种政策的努力及其偏差,考察政策拟订在社会实践中的变异与脱节现象,以探讨学堂教育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之间产生巨大落差的主要原因。 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共四章。 第一章主要描述小学堂的创办背景、设置措施以及在地方上的推行情况。笔者认为在学堂创办过程中,旧有教育机构的转型直接奠定了新式学堂的布局,但由于科举废除后,各地办学自主性加强,其结果一方面使学堂得以快速发展、地位得以稳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各地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公平失衡,特别是高等小学堂设立不足,致使广大学子难以为社会所吸纳,大量初等小学毕业生滞留在社会上,从而使学子向社会上层流动受到影响,也使得清政府的社会整合能力降低。 第二章主要对学堂的经费筹措及社会反应做出评述。笔者认为“就地筹款”政策及筹款方式的选择是引起民众对学堂反弹的主要原因,而“就地筹款”政策得以强化,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公立、私立学堂相较于官立学堂占据大多数,筹款涉及面转向民众,特别是1907年后期,学部规定小学堂经费由地方筹措,几乎将兴办小学堂责任丢给地方,导致“就地筹款”政策伴随学堂向基层推行有强化和扩张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清政府为推动民间兴学,扩大了兴学员绅的权力,致使“筹款权”呈现日益分散化和逐步下移的态势,其结果不仅导致民众对学堂产生隔膜,更致使毁学事件频繁,限制了学堂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三章则以小学堂师资及教员待遇情况为切入点,探讨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由于学堂扩张的加速及此前没有完整的师资培训制度,特别是1905年在没有相应配套改革的情况下将科举制骤然废除,结果导致小学堂成为当时教育诉求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大量非师范毕业生充斥教员队伍,致使教学质量有所下降。伴随师范学堂的广泛建立,这一情况略有缓解,但教员整体素质仍不理想。在教员待遇方面,无论在工资待遇方面,还是社会地位方面,待遇都有所降低,这些因素也限制了学堂的发展。 第四章主要通过对课程设置及教科书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由于课程设置不完备、教科书内容多元、无序,甚至杂乱无章等因素不仅使实际的教学效果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