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氏粘虫Leucania loreyi(Duponchel)与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均为鳞翅目夜蛾科昆虫,两者为害状极其相似而不易区分,常常混合危害,喜食玉米、水稻、小麦等禾本科粮食作物,大爆发时造成作物的大面积减产,粘虫是一类重要的世界性农业害虫。本文通过设置5个变温处理组分别为白天25℃,夜间10℃(简写10→25℃);白天25℃,夜间15℃(简写15→25℃);白天25℃,夜间20℃(简写20→25℃);白天30℃,夜间25℃(简写25→30℃);白天35℃,夜间25℃(简写25→35℃)以及1个恒温对照组(白天夜间均为25℃)对劳氏粘虫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处理,观察并及时记录6个温度处理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及繁殖数。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劳氏粘虫体内与飞行相关能源物质代谢及其糖脂代谢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劳氏粘虫在高低变温条件下存活、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差异变化,是准确地预测劳氏粘虫种群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科学有效防治劳氏粘虫需要的坚固理论基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温度升高,劳氏粘虫的世代历期逐渐缩短,10→25℃变温处理组的各阶段发育历期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且该处理组的卵至幼虫期长达38.33d,,25→35℃变温条件下卵至幼虫期缩短至20.47d,25→30℃变温组各虫态历期时间较其他处理组相比显著缩短。25℃恒温条件和25→30℃变温条件下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组。25℃恒温条件下雌虫生殖能力达到峰值,单个雌虫的平均产卵数为513.73粒/雌,20→25℃变温组和25→30℃变温组产卵量和25℃恒温组的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组较25℃恒温组显著减少。2、根据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的种群参数变化可知,25→35℃变温条件更有利于劳氏粘虫种群的增长,忽略外界不利条件的干扰时,劳氏粘虫种群将在29.626d的世代周期T内每天以内禀增长率r=0.166的速率指数增长,和前一天相比增加1.181倍,此外,其种群不同虫态在生长发育期间存在世代重叠的现象。3、通过对劳氏粘虫各不同发育阶段比较,飞行相关能源物质糖原、海藻糖、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均以蛹体内最高,成虫体内最低。不同温度处理下,糖原、海藻糖含量以25℃恒温组最高,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在20→25℃变温条件下达到最高,高温抑制能源物质积累,导致高温变温处理组的劳氏粘虫各阶段能源物质消耗利用,含量减少;而低温变温条件则会促进能源物质的积累,导致含量增加。由于变温较恒温更有利于部分能源物质的积累,因此,变温组的糖原和海藻糖含量高于25℃恒温组。4.、25→30℃变温条件和25℃恒温条件下,三种与飞行相关代谢酶GAPDH、GPD、HOA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组;最高分别为262.111、549.91和65.79μmol·min-1·g-1protein,劳氏粘虫各温度处理不同虫态体内GADPH与HOAD比值未超过1,表明未飞行期间虫体主要依赖糖类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