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用在运营过程中使用未来的节能效益支付项目中的成本产生的能源费用。节能服务机构使用不同于以往的投资模式,即通过帮助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效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投资的企业(用户)与专门的盈利性能源管理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开展。目前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还处在初级阶段,作为合同能源的运作公司在市场中的生存环境也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因为合同能源运作机构面对着年代问题、思想问题、不完善的体制和不权威的中介,有时还需面对信用问题。与国外的国情、市场、体制不同等原因,都造成了合同能源管理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合同能源成功的关键是在开展过程中,客户和服务公司都能够受益,双方都能够分享节能效益的前提是制定合理的效益分享原则,而合理的效益分享模型建立有赖于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的正确识别。风险可以量化,当然合同能源管理在运作过程中的风险也能量化。但是目前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基本上还是在依靠经验进行管理。本文以宁夏合同能源风险评估为主线,分析了目前合同能源的现状和前景,以及具体的实施细则,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析,按照选择风险识别-建立WBS分解-刻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合同能源管理风险防范保证措施这一过程,给出了我国目前经济环境和行政体制下实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一种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借以实现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风险识别以及规避风险的方法。